奢侈品零售遭殃 巴黎發(fā)生50年來罕見騷亂
- 好不容易迎來復蘇曙光的歐洲奢侈品市場近日又再次被烏云籠罩。據(jù)路透消息,上周六法國巴黎再次爆發(fā)大型“黃馬甲”示威抗議游行活動,這已是近一個月以來的第三次,也是近50年來的罕見騷亂。
示威者們聚集在旅游購物香榭麗舍大街、杜樂麗花園和凱旋門等地標性建筑附近,并以投擲石塊、毀壞公共建筑設施、焚燒臨街的豪華汽車、打砸奢侈品牌精品店等方式與防暴警察對峙,事件正引發(fā)全球的關注。
“一邊是巴黎歌劇院附近閃閃發(fā)光的圣誕樹、五彩繽紛的圣誕櫥窗以及手中提著購物袋的消費者,而距離僅幾百米外的香榭麗舍大街和凱旋門卻成‘黃馬甲’示威者們與防暴警察的沖突場所”,法國媒體Le Parisien在報道中如此描述。
受此影響,巴黎周末共有19個地鐵站關閉,行人通道全部設置了安全檢查點,老佛爺百貨和巴黎春天百貨均停止營業(yè)。另有報道稱,位于香榭麗舍大街附近的Chanel、Dior等30家奢侈品牌精品店均遭到打砸搶劫,其中僅Dior一家門店的損失就超過100萬歐元,新開的蘋果旗艦店也未能幸免。遭到襲擊后,Dior在快速對示威者提起訴訟。
據(jù)悉,此次“黃馬甲”示威抗議游行的起因與馬克龍上任后提出的燃油增值稅有關。為履行《巴黎氣候協(xié)定》,馬克龍希望通過提高燃油價格促使人們使用清潔能源,而油價的不降反升令人們的生活成本和經(jīng)濟負擔加劇,與全球原油價格降低的大環(huán)境形成對比,工薪階層生活愈發(fā)緊張,逐漸引起民眾不滿。
不過,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起初對這些示威者的抗議并沒有給予太大關注,更諷刺道,“這些人今天抗議我加征燃油稅,明天又能轉過頭去抗議空氣污染影響了下一代的健康。”這樣的態(tài)度無異于“火上澆油”,讓原本平和的抗議逐漸走向失控,而馬克龍的支持率也由一年前的64.82%大跌至25%。
事件升級后,馬克龍在Twitter發(fā)布推文回應,“我將永遠尊重差異,聽取反對意見,但永遠不會接受暴力,沒有任何事情可以作為攻擊安全部隊、搶奪商店、焚燒公共和私人建筑物等行為的理由”。
為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馬克龍已于周日舉行緊急安全會議,或考慮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據(jù)Castaner周六中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約有36,500人參加了法國各地的抗議活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00名參與抗議活動的人員被捕,133人重傷。
法國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日前透露,抗議活動的頭個周末,即11月17日當天的零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跌35%,在11月24日又下降了18%。為盡可能地挽回損失,法國政府將允許奢侈時尚零售商們在節(jié)假日前夕延長周日營業(yè)時間。
值得關注的是,法國長期以來頗受中國游客的青睞,接待的中國游客數(shù)量在歐洲排名榜首,有分析認為,此次“黃馬甲”事件將令好不容易對法國治安恢復信心的中國消費者再次望而卻步減少消費,法國時尚零售業(yè)或因此再次陷入困境。
據(jù)法國巴黎市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法國共接待了220萬中國游客,2016年中國游客數(shù)量降幅達20%,盡管在去年前幾個月有了明顯起色,但2017年法國共接待的中國游客人數(shù)僅為210萬。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整個歐洲經(jīng)濟就陷入泥潭,再加上部分歐洲國家對難民敞開大門,更為社會治安增添了不確定性。經(jīng)整理統(tǒng)計,自2016年以來,歐洲共發(fā)生了超過20起恐怖襲擊、騷亂或搶劫事件:
2016年3月22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發(fā)生爆炸事件后,一個靠近歐盟總部的地鐵站發(fā)生爆炸,遇難人數(shù)上升至35人,至少300人受傷;
2016年7月14日,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發(fā)生卡車沖撞人群的襲擊事件,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2人受傷;
2016年7月22日,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的購物中心發(fā)生槍擊案,一名男子槍殺9人、打傷30余人后,飲彈自殺;
2016年7月24日夜間,德國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發(fā)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爆炸制造者本人死亡,另有12人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
2016年7月26日中午,在柏林市西南施泰格利茨區(qū)一所醫(yī)院發(fā)生槍擊案,造成包括兇手在內的2人死亡;
2016年8月15日,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發(fā)生一起持械傷人事件,造成1人受傷;
2016年12月17日,土耳其開塞利市,一輛巴士在埃爾吉耶斯大學大門前的Talas大道上發(fā)生爆炸,至少13人死亡,48人受傷;
2016年12月19日晚,一輛貨車沖進柏林西部城區(qū)繁華地帶一個圣誕市場的人行道,造成12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這起事件負責;
2016年12月19日,一名槍手潛入瑞士核心城市蘇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內,并隨機向正在進行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受傷;
2017年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fā)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傷,死者中包括襲擊者本人;
2017年3月25日,法國蒙特卡羅賭場Cartier專賣店遭武裝蒙面劫匪搶劫,盜走數(shù)件珠寶;
2017年4月3日,俄羅斯圣彼得堡地鐵發(fā)生爆炸事件,包括襲擊者在內的十余人死亡,近50人受傷;
2017年4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市中心發(fā)生貨車撞向人群的恐怖襲擊,造成至少4人死亡,15人受傷;
2017年4月20日,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遭襲擊,導致警察一死兩傷,襲擊者被擊斃,“伊斯蘭國”宣布對襲擊負責;
2017年5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造成至少19人死亡、約50人受傷;
2017年5月22日,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Louis Vuittom旗艦店遭持槍歹徒搶劫;
2017年6月22日,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傳出槍擊聲;
2017年11月5日,中國游客在巴黎遭遇催淚瓦斯襲擊搶劫,9個裝滿奢侈品的購物袋均被搶走;
2017年12月14日,Prada位于米蘭Via della Spiga的旗艦店遭到搶劫,兩名身份不明的小偷打破該店窗戶后竊取了價值逾10萬歐元的箱包和首飾;
2018年8月18日,瑞士腕表品牌Audemars Piguet位于巴黎的門店遭兩名武裝小偷搶劫,損失手表價值約100萬歐元,該店距離香榭麗舍大道僅幾步之遙;
2018年9月9日,一名男子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Louis Vuitton旗艦店,先是在眾目睽睽中搶了一只行李箱,然后持槍威嚇眾人,趁機逃出店外,LVMH集團董事長Bernard Arnault的保鏢隨即從店中追出去將其抓獲,并送交警方。
有分析指出,歐洲旅游業(yè)剛見到希望的曙光,或又將重歸黯淡,而市場對這一情況早已有所預見,巴塞羅那IESE商學院戰(zhàn)略管理教授Fabrizio Ferraro曾坦承,歐洲的治安問題是所有行業(yè)的擔憂。巴黎銀行奢侈品部門分析師Luca Solca早在去年的報告中警告,騷亂頻發(fā)會對零售業(yè),特別是奢侈品行業(yè)造成嚴重影響。
據(jù)德勤公司報告顯示,將近一半的奢侈品消費都是在旅游期間進行,其中16%是在機場。Exane分析師指出,意大利和法國的奢侈品銷售,有超過70%來自以中國買家為主的外國人,而在英國和瑞士,這個比例是50%,購買奢侈品已然成為中國游客出境游的主要消費行為。
瑞銀今年上半年就曾發(fā)布警告稱,盡管中國已是目前公認的極具潛力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但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奢侈品消費步伐將大幅放緩,增幅將從今年上半年的13%降到7%至8%,未來幾年該行業(yè)的增長將放緩至4%或5%。
據(jù)貝恩與意大利奢侈品行業(yè)協(xié)會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增幅收窄至5%,錄得1.2萬億歐元,個人奢侈品銷售額則增長6%至2600億歐元。該報告強調,在社會政治、商業(yè)政策、潛在短期衰退等因素的影響下,短期內個人奢侈品市場增長可能會出現(xiàn)波動。
美國奢侈品牌Tiffany也在新的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受中國游客在歐美地區(qū)的消費減少其可比銷售額增長放緩至3%,不及分析師預期的5.3%。而受市場對奢侈品行業(yè)前景的擔憂影響,LVMH、Gucci母公司開云和愛馬仕三大奢侈品巨頭自今年下半年來的股價表現(xiàn)也不理想,漲幅收窄至單位數(shù)。
受巴黎及歐洲游客數(shù)量下跌影響,法國奢侈品牌Dior在2016財年第四季度的收入一度下跌2.9%至4.64億歐元,營業(yè)利潤大跌30.2%至7400萬歐元。而嚴重依賴旅游業(yè)的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也受亞洲游客大幅減少影響,在截至9月30日的六個月內銷售額實際增幅放緩至6%,在歐洲大本營的銷售額增幅僅為1%。
愛馬仕前總經(jīng)理 Christian Blanckaert在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時曾說道:“奢侈品從本質上就不是生活必需品。在悲劇面前,奢侈品脆弱至極,毫無抵抗能力。” 早前有分析提出,中國奢侈品海外消費人群大幅增長指日可待,但前提是災難性事件不再頻發(fā),否則全球奢侈品市場仍將受到旅游業(yè)低迷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奢侈行業(yè)來說,治安問題頻發(fā)的影響不可小覷。
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在去年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則表示,香榭麗舍大街的夜晚太危險,"消費者因害怕被襲擊而寧愿待在家里,不愿出門消費” , 未來10年全球零售環(huán)境將再度惡化,但中國和日本市場變得更加重要。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貝恩合伙人Federica Levato認為,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和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不斷與奢侈品牌建立合作關系,中國消費者會更愿意在本土市場購買奢侈品。
Federica Levato進一步稱,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依然是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和Moncler等品牌業(yè)績增長的重要動力,據(jù)業(yè)績增速猛的Gucci透露,目前其約有45%的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發(fā)生在內地市場。
開云集團的高管在10月接受采訪時還透露,與其他地區(qū)相比,中國下調進口關稅、歐元兌人民幣匯率飆升以及產(chǎn)品價差縮小都是令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在自己國家購買奢侈品的原因。有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國的奢侈品價格普遍比歐洲高出60%或70%,現(xiàn)在的平均溢價已縮小至25%或30%。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也在財報中指出,在3月到9月期間,品牌在包括中國的亞太地區(qū)錄得中個位數(shù)的增長,愛馬仕則坦承已多個季度受益于中國市場銷售的強勁表現(xiàn),因此將在中國內地開設官網(wǎng)電商服務以及更多線下門店,該地區(qū)也是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上半年主要的收入來源。
此外,中國本土奢侈品消費的增加與目標客群的年輕化也有關聯(lián)。貝恩在報告中強調千禧一代和“Z世代”是2018年全球奢侈品銷售增長的僅有的驅動因素。 Federica Levato指出,區(qū)別于上一代的奢侈品消費者,年輕一代在出國旅游時的首要目的已不是為了購買便宜的商品,而是為體驗而出行。另有分析表示,比起價差,千禧一代更希望愿望得到及時滿足,所以會愿意在國內購買。
除法國外,“黃馬甲”示威游行的活動蔓延至歐洲其他國家,包括比利時、意大利等。有分析人士認為,該示威游行或許會在下周末再次發(fā)生,也會繼續(xù)造成人員和財務損傷。
毋庸置疑的是,奢侈品牌們在歐洲市場失去的份額終究會以其它方式彌補,但治安不穩(wěn)所影響的遠不止是旅游零售那么簡單,而是歐洲地區(qū)消費者整體購物意欲的衰減,長遠來看將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截至目前,各大奢侈品集團暫未對此事發(fā)表評論,法國奢侈品牌Balmain創(chuàng)意總監(jiān)Olivier Rousteing則在Instagram發(fā)布貼文抨擊,認為“黃馬甲”示威者的行為過于無恥,完全不尊重法國的價值觀。
自事件發(fā)生以來至上周五,LVMH股價累計下跌逾6%,目前市值為1337億歐元,開云集團則下跌近2%,市值約512億歐元,愛馬仕股價則下跌約3%,市值錄得517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