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共享工廠"在山東投入使用
- 今年的山東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一新名詞——共享工廠。聽說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這工廠也能共享了?
“共享工廠”是啥意思呢?難道是大家合伙建工廠,一起用的意思?回答錯誤!
舉例說明:“小明”開了一家印染廠,印染廠投入大、耗水耗電、污染高、人工成本高,“小明”這個公司可謂是慘淡經營。從今年開始,山東省第一個染色共享工廠在泰安投入使用,有了它,“小明”公司的成本將會下降,而且不用再擔心高污染的難題。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山東省內第一個染色共享工廠,這家共享工廠憑借自主研發的筒子紗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設備,走在了行業前沿。
高人工、高污染、高能耗,一直是紡織印染行業的沉疴,憑借筒子紗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設備,康平納不僅破解了這一行業難題。雖然優勢多多,但這套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廣起來卻并不容易。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琳介紹,如果要投資建設這樣一個單體的車間,光整套裝備就需要1億8000萬到1億9000萬,一般的工廠根本沒有這么大的能力來購買這些設備。
高科技紡織印染企業做平臺,為傳統中小紡織印染企業省下設備投入、省下人工、省電、省水、降低污染,大家合作共贏,這就是共享工廠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