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說:“太貴了!”,90%的導購都回答錯了……
- 在銷售過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以下的幾種情境:
1、你們的產品價格太貴了;
2、今天不買,過些天再買;
3、我再轉轉,看看再說;
4、別講太多了,你多少錢能賣吧;
5、今天不買,等你們做活動的時候再買;
6、價格已經到底限了,但客戶還在拼命殺價。
太貴了是每一個顧客的口頭禪,
不會解除價格問題的銷售人員,是很難成交的。
就像史玉柱這類的高手,能洞察到客戶嫌貴的內在原因,從而見招拆招,價格、銷量兩手都有保障。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1
你的產品貴不貴?
客戶心里那桿秤說了算!
誰心里都有一桿秤,買東西的時候更是如此。
消費的時候,人們心里其實有三把不一樣的秤。
第一把秤是單純看價格。
畫面1:因為成本上升,商家不得不漲價,那價格敏感的熟客肯定會覺得貴了——同樣一條領帶上次買才100元,現在漲到120元,不少人會想太貴了。
畫面2:同樣一條領帶,你這里賣120元,別家只賣100元,太貴了!
(提示:越是可替代性強的商品,漲價越需要謹慎)
第二把秤是挑品質毛病。
畫面1:你這包包,也不是什么真皮啊,怎么要賣400塊?太貴了。
畫面2:你又不是什么大品牌,都沒怎么聽過,賣400元太貴了,便宜點就考慮下。
(提示:看,品牌的力量多強大!)
第三把秤是內心安全感的高低。
畫面:月初發工資,請好友小搓一頓花個大幾百塊錢都不眨眼睛;月光后,一頓外賣50元?不行,太貴了,吃不起!
(提示:不論怎么說,月薪3000跟月薪5W的安全感是不一樣滴)
說白了,產品貴不貴,評判權不在你,客戶心里這三桿秤才是關鍵。這就是價格的真相。他們會用這三桿秤做對比,從而決定購買行為。
那些還在跟客戶理性討論的導購們醒醒吧,真正的市場大拿一直在針對客戶的這三桿秤做文章,讓客戶心甘情愿的買單。
2
對付價格敏感人群,起碼有三招!
應對價格敏感人群,方法很簡單,而且招數很多。
第一,你不妨告訴他們,與以前的高價相比,現在算是很便宜了:你看,這件衣服,我以前是賣300元的,現在只要150元,你看價格標簽,沒騙你吧!
在現價旁邊,標出原價,雖然老套但還是實用。
第二,原價襯托現價的方法其實還能玩得更高級:有的珠寶商家會在店里擺個死貴死貴的“鎮店之寶”,它的作用并不是要賣出去,而是用它高昂的價格襯托店內其他產品的性價比和品牌價值。
第三,你還可以用套餐組合來降低消費者“貴”的認識,產生劃算的錯覺。麥當勞、肯德基絕對是這方面的行家!
拿全家桶來說,他們會明擺著告訴你套餐比單點凈省50元,加上產品品類又多,省錢又省事,十分有誘惑力。
而且他們的點餐臺和菜單上全部是突出各種套餐組合,目的就是讓你覺得買套餐比單點劃算,一來提高客單價,二來能將更多的產品賣出去。
3
消費者看中品牌?
那就讓他覺得你高大上!
明星代言,是最常見的了!你請到了明星為產品代言,消費者多多少少會覺得你的價值也提升了,賣貴點心理也能接受。
按照這個邏輯,咱們也能衍生出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把店開到名牌店旁邊,潛移默化讓人覺得雖然沒聽過你名字,但能開在NIKE、阿迪旁邊,那也是挺高大上的。
情景及解決方法:
場景一 顧客說:“你們的品牌不太有名吧,我都沒聽說過。”
★錯誤應對:
①店員A:“是嗎,這個牌子賣好幾年了。”
②店員B:“我們正在很多媒體上做廣告...”
③店員C:“我們確實是新牌子,剛進市場。”
★問題診斷:
第一和第二個應對“是嗎,這個牌子賣好幾年了。”和“很多媒體上都有廣告。”在暗示顧客的無知,這個牌子已經賣好幾年了你居然不知道,會讓顧客感覺不太舒服。
第三個 “我們確實是新牌子,剛進市場。”就承認了我們是新牌子,讓顧客隱隱感覺質量不夠好,品牌可能有問題。
★正確應對:
1.語言謙虛,承認品牌不太有名
店員話術:“哦,這樣啊,這是我們的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真的很抱歉。不過沒關系,幸虧今天有機會向您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我們品牌已經賣了五年了,主要特色是”
2.贊美顧客,反將顧客一軍
店員也不要嘲笑顧客的無知,應該贊美顧客見多識廣,然后簡單說明情況,并反將顧客一軍,用簡潔的語言介紹品牌特點,然后順勢引導顧客看我們的貨品。
店員話術:“您對這個行業真是了解;我們品牌其實做的時間也不短了,只不過最近才進入到咱們這個地區,所以以后還需要您多多捧場呀。該品牌的主要特色是……先生,請跟我來這邊……。
場景二 顧客說:“老顧客也沒有優惠嗎?”
★錯誤應對:
①店員A:“您是老顧客,更應該知道我們一直不打折的!”
②店員B:“知道您是老顧客,給您報的價格就是底價!”
★問題診斷:
其實各位想一下,老顧客來你這里買東西絕不是因為你這里比別的地方便宜!
因為他喜歡你這兒,所以才成為你的老顧客,一句話:他覺得你們不僅是買賣關系,更多的是朋友關系!顧客那你當朋友了,他覺得這是我朋友的店!
所以,當老顧客提出優惠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拒絕:“您是老顧客更應該知道這里不能優惠!”你這樣說,就把老顧客給打擊了,老顧客就會想:“我來這么多次了,難道我不知道不能優惠嗎?”
★正確應對:
那么怎么回答呢?首先要讓老顧客感覺到你的誠意!
可以類似于這樣說:“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這么照顧,能交您這樣的朋友我感到很高興,只是我確實沒這么大的權利,要不您下次來有贈品的話,我向領導申請一下,給您多留一個!”
老顧客本身是因為和你有感情才來的,只要你不比別的地方高就可以了,記住千萬別宰熟!畢竟20%的老顧客創造80%效益。
場景三 顧客說:“我再去別家看看”
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任何一個顧客都知道這個道理。有時不論導購怎樣給顧客介紹產品,顧客總是一副可買可不買的態度,然后不冷不熱地拋出一句:“我再去別家看看。”
★錯誤應對:
①店員A:“轉哪家都一樣,我這絕對是最合適的...
②店員B:“不要轉了,你要誠心想買,我給你便宜點。
★問題診斷:
“轉哪家都一樣”強留客戶的理由太簡單,無法打動客戶。而第二個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挽留客戶的作用,但是給客戶討價還價留下了伏筆,使接下來的銷售陷入被動。
其實客戶說“我出去轉轉”,既可能是一種心理戰術,也可能是客戶沒有找到中意的,咱們首先要判斷客戶是哪種情況,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正確應對:
店員話術:“美女,您先留步,請問您是覺得我們店的衣服種類太少,選擇的余地不夠大嗎?還是您對我的服務不滿意?”
客戶一般回答:不是,是因為沒有我喜歡的款
“您為了買自己喜歡的衣服逛著也不容易,請您等一下再走好嗎?您最喜歡的款是什么樣子的?”等客戶說完,把他帶到相似的商品前……
場景四 顧客說:“太貴了,能少點錢么?”
★問題診斷:
首先要看顧客對商品本身是否滿意,價格是否是唯一阻礙,畢竟認為商品不值這個價格與嫌這個價格太高是兩個不同概念。
遇到顧客認為商品不值這價格這種情況,咱們就要讓客戶看到價值大于價格,讓客戶感受到物超所值,客戶才不會也不敢一味地追求低價格。
★正確應對:
店員話術:“買衣服肯定是想選一件質量好版型好看的。雖然稍微貴了點,但這件衣服顯得您特有氣質,而且能穿好幾年不過時,我給您算一筆賬,這條衣服2000塊,一年365天,其實平均算下來每天還不到3塊錢,3塊錢現在能買到什么,我們吃一頓飯也要十幾塊錢是不是……
如果顧客認為價格太高的話,咱們可以打個配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店員A話術:“不好意思,我們是公司連鎖店來的,所有的貨品都是由總部配發與核價的。這個價錢是總部批準的折扣后價錢,老顧客都知道,我們從來不亂開價,當然也不亂還價。”
店員B話術:“不過,美女這個有會員卡的話就可以全場打8折,您有會員卡嗎?”顧客搖了搖頭,導購B接著說:那您辦一張會員卡吧,在我們的連鎖店都可以用,而且我們對會員有很多的優惠活動...”
銷售人員回答過于簡單,質量好與價格高是大家都知道,而客戶需要知道一些他觀念并不知道的貴的理由,這樣才能打動客戶,讓客戶心甘情愿的掏錢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