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經濟:從兩會了解到的五件事
- 在上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出爐的一系列政策提案中,以財政政策為主力來推動經濟增長,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項轉變。
其它重要變化還包括提高對控制隱性債務的重視,加大力度推動對民營企業資金支持,同時有更多證據表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造制造業領先地位計劃還在推進當中。另有跡象顯示,中國不太可能在與美國貿易談判中做出很大讓步。
“政府更多依靠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但這不同于過去的財政政策,”總部在北京的研究公司TriviumChina的聯合創始人TreyMcArver表示?!安粫谴笠幠5幕A設施支出,而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促進商業發展的計劃?!?br />
以下是兩會第一周透露出的五項關鍵政策轉變:
財政火力
轉向以財政政策支撐經濟增長,凸顯中國總理李克強阻止信貸狂歡局面重演的決心。盡管2.8%的預算赤字率目標僅比去年目標高0.2個百分點,但經濟學家表示實際數字可能比目標更高。
兩會公布的2019年減稅降費措施數額接近2萬億元人民幣,財政部長劉昆于周四表示,實際金額可能更高。他說,隨著經濟增速和通脹下滑,今年要平衡收支確實非常困難。摩根士丹利表示財政寬松規?!安恍 ?。渣打銀行估計這將刺激近2%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考慮到今年面臨的壓力,中國實際赤字狀況很可能像往年一樣超出目標。
民營與國有
在財政刺激措施中,支持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顯得尤為突出。摩根士丹利表示,增值稅下調規模相當于最高8000億元人民幣(1190億美元),這有利于提升企業盈利水平。李克強還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今年應該增加向中央政府上繳的利潤。
匯豐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兼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這一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都在側重振興民營部門,而非高杠桿的房地產和國企部門。
隱性債務
整頓地方政府隱性負債方面的努力也在加強。為此中國最大政策性銀行正加入協助化解隱性債務問題的行列。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周二在北京表示,希望中央部委統籌安排國開行提供貸款化解隱性債務問題,已和財政部就具體項目有所溝通。國開行是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之一,截至2017年底資產規模為16萬億元人民幣(2.4萬億美元)。據彭博新聞社上月報道,江蘇省據稱考慮將鎮江市作為該省債務化解的試點,并提及將由國開行等提供長期低息貸款支持。
中國制造2025
合計達103頁的兩份主要經濟計劃報告中,都沒有點明中國打造制造業領先地位的計劃。然而字里行間仍能看到中國制造2025的蛛絲馬跡。這項遭受爭議的計劃曾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占據顯要地位,也是引發中美沖突的一項導火索。兩份報告都強調中國加強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發,培育下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意圖,而這些正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
貿易
就在唐納德·特朗普敦促手下談判代表盡快與中國達成協議之際,中國卻幾乎只字不提貿易談判。前財政部長樓繼偉警告說,中國不會做出很大讓步,美國的一些要求是吹毛求疵,其中很多實際上與中國自身的要求也是一致的。他到2016年一直擔任財政部長,現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