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3件服裝,就有1件產自中國! 但制衣利潤僅為3%? 更新時間:2020-10-02 18:08:47 瀏覽量:56 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紡織服裝業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5.90%,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每三件服裝其中就有一件來自于中國! 上圖:中國紡織全球份額是意大利的6倍、德國的7倍、美國的12倍,但背后有致命的缺陷——國內企業主要靠低人工、低附加值、中低品質占領市場,尚未構成國際有力品牌,中國紡織業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 上圖:近年,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紡織業的迅猛崛起,印證了中國服裝紡織業的可替代性水平較高! 上圖:中國的紡織服裝業,還是相當于歐美早期的粗放式形式,但歐美紡織行業早已升級到全球產業鏈的中上游。中國紡織行業利潤被壓榨,全行業利潤3%,其中面料坯布毛利率更少,2017年魏橋紡織坯布毛利率僅為0.3%! 上圖:東南亞、非洲等國家紡織業的崛起,搶占了本來屬于中國紡織市場,歐美訂單紛繁轉移到這些成本低谷國家。以佛山市晟祺服裝有限公司為例,其海外銷售一季度出口額同比降落近40%。 上圖:一套西服出口價為30美圓,到國外之后批發價普通能升到200美圓,像Polo Ralph Lauren這樣的高端品牌則能夠賣到400—500美圓。 以對美出口為例,中國紡織業每消費一件服裝,中國工廠獲利10%-20%,而約有80-90%的利潤被美國進口商、分銷商及終端商獲取。中國工廠一分一分摳加工費,但國外廠商繼續穩固其品牌的霸主位置,賺取了巨額利潤! 中國紡織服裝業,這幾年正面臨產能過剩轉型晉級的壓力,同時有著史無前例的開展機遇,向著本來屬于歐美紡織行業的市場第一階梯沖擊,轉向開發、消費高附加值的產業用紡織服裝化纖產品。 上圖:中國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正逐漸從OEM(自主加工)轉向ODM(自主設計),進入自主品牌形式, 開端涉足行業消費的上下游設計和銷售, 建立屬于中國的自主品牌。浙江雅戈爾服裝近年以自主品牌設計元素,加持品牌效益,每件服裝加工費有效增加了10美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