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為什么轉動不靈活的?檢查步驟和處理辦法是什么?
- 正常的縫紉機,應該是運轉輕爽靈活,踏動不費勁的,脫了皮帶,用手輕輕撥動上輪,沒有“卡死”現象。一般轉動不靈活的縫紉機,踏動時,聲響就比較大,嘈音也很重。
1.未拆卸過的新縫紉機如運轉不靈活,可能有如下原因:
(1)梭床軋線,或者梭床不清潔,線毛積垢太多,阻擋著擺梭不能轉動。送布牙積垢太多,也會頂著針板。
(2)皮帶過短,把上輪和下帶輪拉得太死,所以踏動費力。
(3)機架裝的不合規格,以致轉動不靈活。
(4)縫紉機長時間沒有使用,軸孔生銹,因而撥不動。
(5)注錯了粘膩的油劑,把機器活動部位漿死。
(6)由于運輸過程不小心,跌彎了上軸,或者跌裂、跌斷了機頭底板、車殼,結果不能轉動。
2.縫紉機拆卸過某些零部件,或換配過零件后,出現轉動不靈活:
②拆卸梭床時,沒有把針桿升到最高,而硬拉出來,以致把擺梭托頭部弄彎,或把擺梭托拗低了,重新安裝后,擺梭托“頂死”擺梭,或碰擦梭床、梭床圈。
③送布牙調得過高,頂著針板,或送布牙碰擦針板槽坑邊緣。
④挑線桿碰擦面板。
⑤零件安裝得不符合要求,或者是間隙過小,或者是位置不正。
(二)檢查步驟和處理辦法:
第二步,如機頭轉動不靈活,應首先檢查機頭梭床??刹鹦端蟠?,如果拆了轉動靈活,問題就在梭床部分。應檢查:
(1)梭床是否太臟,有沒有積有線頭污物?如有的話,一定要清潔干凈。
(2)梭床零件有沒有錯裝反裝?如有,應按順序要求裝妥。
(3)檢查機針與擺梭托間隙定位。如間隙過大或過小說明擺梭托彎了,調整好擺梭托與機針間隙。
(5)如棱床裝妥,間隙定位正常,但仍出現轉動不靈活現象,可能是擺梭托尾部碰擦梭床或梭床圈所致,可拆出擺梭,裝好梭床,慢慢轉動上輪,看哪里碰擦,然后把擺梭托尾部錘平或拗正。
第三步,如拆了梭床,轉動仍不靈活,應檢查送布機構。可將針距螺絲扳到最高(A2-1型是將針距扳手扳到正中),然后輕輕撥動上輪,看是否靈活?如果靈活,說明問題可能在送布機構,可按如下辦法檢查:
(1)檢查牙叉有沒有被布凸輪卡死?牙叉、送布軸牙叉連接螺絲(小圓錐螺絲)裝得是否合乎裝要求?
(3)檢查送布牙是否擦針板槽坑邊緣?如看不清楚,可拆出小圓錐螺絲,按著送布曲柄往下扳。然后放手,看牙架能否自動落下?如不能落下,而又不是送布軸裝得不妥的話,那就是送布牙碰擦針板槽坑邊緣,應區分是送布軸位置不正,還是送布牙裝歪了?如是前者,可移動調整送布軸位置;如是后者,應移正送布牙位置。
第四步,如果送布機構正常,可把上輪轉動到撥動時最沉重、最費力的部位,然后按照裝配要求,用推拉,搖擺,輕轉零部件的辦法,檢查安裝是否合格?從而找到問題所在。如果難以區分,可按以下辦法檢查:
(2)拆下大圓錐螺絲,輕轉下軸,看是否靈活?如不靈活,應檢查抬牙軸和擺軸是否裝妥?如轉到一邊靈活,另一邊則不靈活,那是擺軸滑塊與擺軸配合不好,可按裝配要求調節好。
(3)檢查大連桿安裝是否符合裝配要求?大連桿下孔平面有沒有“頂死”擺軸螺孔平面?如不適當,應調整好。
(4)如機頭下部件間隙位置正常,問題則在上部件。可上下左右擺動挑線桿。如擺動沒有間隙,問題就在挑線桿,可按裝配要求調整。
總之,要按裝配要求,把零件逐一加以檢查。如果對某個零部件裝配是否恰當有疑問,可以把它拆下。拆下后,機器如果轉動靈活,則說明問題就在拆下的零件那里。但亦要注意不必把所有零部件都拆下。處理辦法,可按機頭裝配要求,進行調整糾正。
第五步,如上面檢查都正常,但機頭轉動仍不靈活,可能有如下四種情況:
(1)上軸的間隙過小??赏评陷S檢查,如間隙過小,可用撞棒通過上輪套筒軸孔,用手錘輕輕敲打如轉動比前輕滑了,那就是間隙問題,可調整至合適為止。
(2)上軸尾端跌彎。檢査辦法,首先旋松離合螺絲,撥動上輪,看上輪有沒有偏擺?如上輪正常,可旋緊離合螺絲,在插線桿旁架上大螺絲刀,使刀口接觸上輪邊緣,螺絲刀固定不動,然后慢慢轉動上輪。如果上軸尾端彎曲,必然上輪邊緣與刀口距離不相等。通過轉動,可找到與刀口距離最近的一點,并作上記號,然后用硬木頭往里敲打上輪與它對稱的一點,直敲至等距沒有偏擺為止(敲打過后,一般都要檢査調整上軸間隙)。
(4)下錯了粘膩的油劑。如上軸間隙正常,其他安裝又合乎要求,但整合機轉動沉重費力,而且可以看到粘膩油跡的話,那就是錯下油的表現。若是這樣,可用煤油、汽油或天那水,注入加油部位,(特別是前軸套油孔和機殼尾部油孔),用腳踏動機器,以洗去粘膩機油,如不行,就要把整臺機的零件拆下來,放入有苛性鈉溶液的熱水中浸洗,然后用清水洗凈,逐個零件抹干,重新安裝。如遇這種情況,一般最好送縫紉機修理店修理。假如機頭跌裂或跌爛了,整臺機是不能轉動的,可看到裂紋,那只能送業務部門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