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線跡不齊的檢查步驟和處理辦法
- 正常的線跡(線腳),是步步分明,正直、長短一致的。但有時亦會出現如下一些情況:一、線跡忽長忽短,或越縫越密;二、縫料似走不走,線跡重疊;三、線跡歪斜,像扭“麻花”那樣。如出現這些情況,就應及時進行檢查。
(一)線跡不齊的原因
1.因使用不當出現線跡不齊的原因
(1)調壓螺絲旋得太高,壓腳壓力太輕,送布不均勻,以致線跡不整齊。
(2)針、線、布配合不當??p薄料用針太粗,用線太粗,或者用針太細,用線太粗,或者線與布的顏色配合不調和,面線、底線粗細不同,或者縫單層布等,都會造成線跡歪斜。
(3)面、底線松緊配合不適宜,形成浮線,線跡也會歪斜。
(4)機針彎曲,針鋒禿鈍,針眼歪斜,也會造成線跡不齊。
2.一般家庭使用二三年內的縫紉機,如出現線跡不齊現象,可能是由于如下一些機器故障:
(1)針距座墊圈破裂或者彈力不足,或者針距座螺絲松了。
(2)送布凸輪螺絲松動,影響送布不正常。
(4)送布牙過高或過低,影響送布不正常。
(5)送布牙螺絲松動,繼紉時送布牙左右擺動。
3.舊縫紉機線跡不齊,可能是由于如下一些機器故障:
(1)壓桿簧彈力不足,或者壓胸掌底嚴重凹凸不平,活壓腳的銷釘松動,腳掌搖擺,結果造成送布不正常,線跡必然不好。
(2)送布牙磨損嚴重,或者齒面禿鈍、崩爛,一邊高一邊低。
(3)針板的容針孔太大。
(4)牙架小頂尖螺絲松動。
(5)牙叉滑塊磨損嚴重,牙叉與送布凸輪因使用日久磨損嚴重而配合不好,過分松動。
(二)檢查步驟和處理辦法
第一步,檢查機針是否正直?針鋒是否禿鈍?如不正常,應更換新機針。第二步,扳動針距幟絲檢查,看是否不用力就能扳動?如果是這樣的話,可先將針桿降到最低,然后再上升到機針剛離針板的地方,亮著手電筒從上輪的下方照進機殼。如針距座墊圈爆裂,則可看見墊圈的裂痕,應更換新墊圈。如沒有爆裂,則可接著扳動針距螺絲(或針距扳手),看扳動時里面的針距座螺絲是否跟著轉動?如沒有轉動,說明螺絲松了,可用大號螺絲刀插進去,把螺絲擰緊。如有轉動,則說明針距座墊圈彈力不足,應更換新的。
第三步,檢查壓布機構。調壓螺絲不應旋得太高或太低,要調節適當。然后檢查壓腳是否過高?放下壓緊桿扳手,用手指捏著壓腳向上提,看壓力是否太輕?如太輕,應換壓桿簧。如是活壓腳,應檢查是否擺動太大?如擺動太大,應換新的。再是卸下壓腳,檢查掌底是否給送布牙咬得凹凸不平?如有不平,應用砂布磨平滑。嚴重的,應更換新的。調整正常后,按機頭裝配第十一節第九點壓腳高度定位,調整好壓腳高度。
第四步,檢查送布機構。
(1)拆開針板,檢查送布牙螺絲有沒有松動?送布牙齒面是否崩爛、禿鈍或一邊高一邊低?如送布牙螺絲松動,應放下針板,對正針板螺絲孔,擺正送布牙,再取出針板,擰緊送布牙螺絲。以送布牙不碰擦針板槽坑邊緣為合乎要求。如送布牙崩爛、禿(齒面變圓滑,平面比正常顯著增大),邊高一邊低,就應更換送布牙。檢查送布牙有否邊高邊低的方法,可在壓腳掌底平滑的基礎上,分別在送布牙的齒面放一塊薄紙,放下壓緊桿扳手,然后把紙片往外拉,如果邊能拉出來,另一邊卻拉不出來,即說明送布牙有一邊高一邊低的現象。
(2)推拉牙架,看小頂尖螺絲是否明顯松動?如稍稍松動,問題還不大。如明顯松動,就應拆下梭床,打出下軸銷釘,擰松下軸曲柄螺絲,打出下軸,然后旋松小圓錐螺母,擰出小圓錐螺絲,再擰松頂著送布軸的大頂尖螺絲,取出送布軸。如果小頂尖螺絲磨損太大,應更換。如松了,可擰緊。然后再按機頭裝配關于送布軸的裝配方法重新安裝。
(3)檢查送布凸輪螺絲是否松動?并調整定位。
(4)裝好針板,檢查送布牙高低定位。如不正常,應按規定調整。
第五步,檢查針板。如針板容針孔過大,應更換。
第六步,試縫。經過上面檢查、處理、調整后,較新的縫紉機一般是不會出現線跡重疊和線步忽長忽短的現象的,線跡歪斜問題也會得到解決。但如果線跡仍然歪斜,怎么辦?般說來,家用縫紉機的線跡是雙線連鎖,靠底面線交織的,所以針跡歪斜是機械結構本身造成。不過,如處理得當,是可以改善線跡歪斜程度。因此,在排除機器故障以后,處理線跡歪斜的辦法是:
(1)認真注意針、線、布的配合,恃別是線與布的顏色要調和,線的質地要柔軟,不宜太硬,不作單層縫紉。
(2)從調整好底、面線的松緊入手,耐心調節,不使出現浮線現象。尤其要注意底線從梭皮左右擺動拉出,不能有一邊松一邊緊的現象。如果有,應按浮線故障的檢查步驟和處理辦法的第三步調整解決。
(3)調節時,可把面、底線的壓力調得比正常大一些同時針距不太長,也不宜太短。
(4)再不行,可把送布凸輪與上軸曲位的夾角調小些。要注意逐步試驗,因為夾角過小,也會出現浮線的。
第七步,如果是使用目久的縫紉機,經過上述一系列處理后,仍然線跡不齊,可拆出牙叉滑塊和針距座,進行檢查。如牙叉嚴重磨損,應換牙叉。如牙叉滑塊和針距座嚴重磨損的話,滑塊放在針距座中,可以看到明顯的離縫,應先換牙叉滑塊;如不行,再換針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