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協定為越南紡織服裝業帶來哪些利好?
- 3月11-12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在上海舉辦了2019第七屆“中國與亞洲紡織國際論壇”。會上,越南棉紡協會主席阮文俊先生就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EVFTA(越南—歐盟自貿區協定)對越南紡織服裝業的影響發表了精彩演講。現摘錄如下,與紡織服裝外貿業界同仁分享。
2018年越南紡織服裝行業概況
2018年越南紡織服裝產業營收42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其中內銷50億美元,出口370億美元。
按產品劃分,服裝營收304.9億美元,占比82.52%;紗線、纖維40億美金,占比10.89%;面料5億美元,占比1.44%;配飾19億美元,占比5.15%。按照出口市場劃分,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加起來占越南紡織服裝出口的82%,主要商品是成衣。美國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場,占比45%,同比增長11.6%。對日本和韓國出口增長均超過20%。
關于CPTPP、EVFTA
EVFTA:越南—歐盟自貿區協定是歐盟和越南之間簽署的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包括28個成員國。協議簽訂7年后,越南將有99%的商品(涵蓋絕大部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歐盟享受零關稅,相當于越南對歐盟出口額的99.7%。
CPTPP、EVFTA對越南紡織服裝業的影響
EVFTA協定原計劃2018年簽訂,現推遲預計將于2019年簽訂。協議簽訂后,還要獲得28個歐盟成員國議會的批準然后才可以生效,生效之后還要七年的時間能夠降到零關稅,如果2019年能夠簽訂協議,從現在開始計算,估計九年的時間才可以把關稅降到零。因此短期內EVFTA對越南的影響也有限。
此外,CPTPP和EVFTA的紗線面料原產地規則對越南紡織服裝出口產生了一定的限制。目前越南產業鏈還不是很完整,面料生產能力相對薄弱,大部分面料仍依賴進口,中國占到越南進口面料的70%份額。因此短期內,兩份協定對越南的產業促進作用都不大。
但從長期來看,協定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主要體現在促進越南面料產業發展方面。CPTPP和EVFTA生效后,越南將會吸引更多的面料織造投資,越南紗線面料符合原產地要求后,越南出口就可以享受到CPTPP和EVFTA關稅方面的優惠。
越南紡織服裝業是該國重要產業,全國約有6000家紡織服裝企業,工人數量270萬,解決了全國20%的就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與本土企業比例為7比3。越南電價平均每千瓦時7美分,勞動力價格為底薪204美元/月,大約占中國底薪的一半。另外越南已經簽署了12個自貿協定,越南本地人口有5400萬,內銷市場也很有潛力,因此投資越南的性價比很高。
源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日本也趁火打劫,4月1日起正式終結對中國的普惠制待遇,屆時,中國輸日商品平均關稅稅率將上浮約3%,部分產品甚至上浮超10%!很陰的是,日本依然保留了給予越南、印尼等國的普惠制待遇,這些國家產品價格競爭力增強,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詳情點擊【環球紡機】此前報道鏈接:4月1日起:日本終結對中國普惠制待遇,紡織服裝出口將受沖擊!)
在美日合擊之下,近來關于越南的討論漸次升溫,大家關注的熱點在于:越南是否會重演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否會成為貿易戰的最大受益者?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越南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其國內生產總值達到約合2382億美元,同比增長7.08%,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增長水平。出口大于 GDP,以4822億美元創下新紀錄,貿易順差額達72.1億美元。
一, 越南到底有哪些優勢?
1.越南與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簽署了十幾個自貿協定(FTA)。
美國對越南的紡織品進口配額逐年增加,可能有關稅減免和其他通關便利。
越南也是TPP以及CPTPP的成員國。
2.越南勞動力成本比中國便宜,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性價比相對較高。且人口眾多,年齡結構非常年輕。
3. 越南工會的力量較弱,在勞資談判方面更容易與企業、政府達成和解。
二,當年郭臺銘相中的電子業疏散路線又重新熱門起來。
2. 他發現,零配件晚上從深圳龍華出貨,第二天上午就可抵達越北開始組裝。而越南南部離中國供應鏈更遠,時效上來不及。
3. 富士康因此在越南北寧買下超過400公頃的大片土地作為下一個組裝制造基地。
4. 第二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富士康越南設廠計劃只得停擺。
5. 事隔12年,“貿易戰”席卷全球,電子產品高額的關稅讓這個中國電子大廠不敢放緩產業線外移的腳步。
6. 最近幾個月,來探詢越南北部狀況的中國企業更是絡繹不絕。著急的就先租廠完成生產,下手早的已完成圈地蓋廠,投入生產了。
1. 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對越南的投資浪潮大致有三波。
第一波浪潮大致發生在10年前,當時美國對一些中國出口產品實施了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
第二波浪潮大致發生在三四年前,與當時TPP談判不斷推進有關(如耐克與阿迪達斯均從中國轉移至越南);
第三波浪潮則發生在當前,這與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顯著相關。
中國企業對越南的直接投資具有很強的訂單轉移性質,主要目的在于規避發達國家的對華貿易壁壘。
中國是繼韓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臺灣之后的越南第五大外資來源地。
從行業分布來看,韓國和日本企業在越南的產業布局相對比較高端;中國臺灣在越南的投資仍以代工(OEM)為主;
中國企業對越南的直接投資至少要比韓國、日本同行晚5年,并且相當一部分企業是被迫轉移至越南。
4. 很多在華外資企業也都在考慮把制造基地從中國轉移至越南。
1. 越南政府、媒體與學者對中國有較強的防范心理。
#長期的邊境問題、南海問題上的矛盾,不希望國內有很多中國元素,希望盡量減少中國經濟對越南的影響。
#越南人不太接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法,對來自中國的貸款也心存警惕。
#炒作中國的負面問題在越南媒體上很有市場。
#中國國企對港口、采礦等行業的投資很有興趣,但在越南很難推動。
#越南人也很擔心,大量中國企業將越南作為規避中美“ 貿易戰” 的“ 第三方通道” , 可能會引發美國人的反感與政策調整。
越南民眾并沒有很強的反華仇華情緒。 “5·13事件”受損最嚴重的是中國臺資企業,重要致因是越員工不太適應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與等級文化。
2. 在越南投資經營一定要合法合規。不正當的經營手段往往導致企業血本無歸。
#迄今為止,越南政府對FDI企業依然有著較為嚴格的監管。
#越南政府嚴格限制外資企業的外籍崗位數量,且刻意對境外員工的工作簽證保留煩瑣的審批程序。
#各類涉及外資的行政審批手續也非常復雜,都需要去河內辦理。
#越南國內的法律法規變化也很大。
3. 新一波赴越中資企業將面臨用工貴、地價高、環保嚴的壓力。
#越南的人均工資上漲較快。在政府推動下,年均工資增幅在6%~7%之間。
#投資的企業顯著增加,使越南工業用地的價格上漲也相當快。
#越南對相關投資在技術水平的要求,要比想象中嚴格得多。很多在越南投資的外資企業,都是使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與設備。
#越南有些工業區要求達到A級排放標準,相關要求甚至要比中國有些工業區更高。
在全球貿易體系碎片化、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顯著加劇的背景下,越南有潛力成為全球范圍內中美“貿易戰”的最大受益國之一。雖然越南有良好的投資吸引力,但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仍要重視潛在的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