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5月8日開始新一輪強化監督 采取“三位一體”包保機制
- 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司長主持發布會,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8年6月,生態環境部啟動2018-19年度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2019年將繼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計劃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人員2.2萬人次,覆蓋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計劃從5月8日開展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
與去年相比,這一輪強化監督在總體安排上進行了調整與優化,可概況為“五個三”。
首先,在組織形式上,采取“三位一體”包保機制。即,由部機關1個部門或派出機構、1個部直屬單位、1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3家單位,共同負責包保1個重點城市。原則上,39個城市的包保工作組,均由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直屬單位、省級生態環境廳局委派處級以上干部任組長,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幫助解決難題、有效壓實責任、協調推動工作,建立常態化的協調聯動機制。
其次,環境部要完成“三項任務”。一是大力宣傳貫徹講解法律法規和藍天保衛戰任務安排,幫著地方和企業理解好、執行好。二是通過“排查問題列清單,交辦政府落責任,核查清單促落實”方式,幫助地方發現問題、建立臺賬,進一步壓實責任,推動落實。具體來說,第一是發現問題,第二是對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實,第三是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相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摸排。三是通過異地執法、交叉執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業務培訓,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在工作模式上,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替代地方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主要是幫助查找問題,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不干預當地正常工作程序,而是督促落實,幫助地方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整改銷號。不打擾地方同志工作安排,自行安排吃、住、行,相關費用由生態環境部統一協調解決,原則上不增加地方的工作和經濟負擔。
第四,在工作管理上,實施“三個統籌”。即,建立統一的強化監督幫扶工作機制,統籌調度各現場工作組,統一任務要求;統籌協調各相關司局單位,形成合力;統籌信息匯總和發布,建立問題曝光和信息公開制度。
第五,在工作要求上,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協調好工作組與地方政府及部門的關系,發現問題以獨立工作為主,解決問題以推動地方為主。二是處理好強化監督與定點幫扶的關系。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三是落實好廉政紀律和作風建設的要求。把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融入和貫穿到強化監督的全過程,并全員覆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強化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