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精神?首先得破心中之賊
當無妄之災降落到你身上,當壓力挑戰(zhàn)“臨幸”于你,怎么辦?
要接納一切新的發(fā)生,并且你要努力奮斗。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前段時間的孟晚舟被拘事件,想必大家都清楚,美國政治力量的打壓,把華為投入到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中,然而,隨之而來的是,華為的5G訂單竟然越來越多,智能手機也賣得越來越好。
這是什么戰(zhàn)略?用任正非自己的話概括:“要從人類文明的結晶中找到解決世界問題的要素。美國說我不安全,我把安全實驗室放在歐洲,誰都可以來打開我所有的后門,一下子給出所有通訊公司不能夠做到的事情,歐洲一股腦全部來簽華為5G合同。”這樣的戰(zhàn)略思維,也讓我們看到華為讓壞事變成了好事,使得華為的產(chǎn)品更深入人心。
任正非為什么這么智慧?這其中有著怎樣的企業(yè)家精神?如果企業(yè)如人,這一生,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見天地——要接納一切新發(fā)生
當無妄之災降落到你身上,當壓力挑戰(zhàn)“臨幸”于你,怎么辦?不能抱怨也不能投降,要接納一切新的發(fā)生,并且你要努力奮斗。
任正非絕對是一個能夠接納一切發(fā)生的人。他認為,任何事情的發(fā)生肯定是有因果的,所有的發(fā)生都是合理的。從忍受到坦然接受,孟晚舟經(jīng)過這次無妄之災,誰也沒想到她的沉淀力那么強,她開心享受這個意外事件,并把每件事都要處理到?jīng)]有任何地方可挑剔。
任正非和孟晚舟的那種鎮(zhèn)定,是種大智慧,就如托斯陀耶夫斯基發(fā)現(xiàn)的一個真理:磨難及苦難,是一個人思維與意識成長的土壤,是可以開出燦爛之花的土壤。
早在90年代,華為選擇2.5G、3G的研發(fā),當時中國電信部門只給小靈通發(fā)牌照,中興等公司賺了一百多億,華為沒有賺到這筆錢被逼從零開始。2000年IT泡沫破裂,華為銷售下降49%,加之他親自培養(yǎng)的李毅男帶著一批高管出走,內(nèi)憂外患,在華為這樣的冬天,任正非患癌癥第二次動手術,重度抑郁癥第二次爆發(fā),那是華為的冬天。2000年底,任正非回家看看母親后,卻活起來了。
他母親說:“面子給狗吃的,活下去最重要。”
任正非想:“我為什么糾結,為什么得抑郁癥,是不是我太好面子了,難道現(xiàn)在有我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難嗎,沒有。”
他又想到父親的一句話:“別人反‘白專’,你不能反,你要好好學習,你不能隨大流,要有絕活。”
見自己——做出真善美絕活
每一次危機,任正非想到的是,華為之所以碰到這么大的危機,不就是沒有絕活?就是這么一個反思,讓任正非按了一個確認鍵,這個確定鍵就是相信自己,確信更內(nèi)在更高貴的生活,要有在要害處較勁的基本功。
危機中真正觸碰到任正非的,是他通過反思,感覺要樹立起一個真正的信仰來,先別說賺錢,首先要真正樹立至真、至善、至美,接近美,接近神的意識。在這個世界,每一個人都可以接近神靈,那個神靈的意旨的唯一途徑你把當前產(chǎn)品,做成真善美絕活。
至誠每一個產(chǎn)品,至誠每一個當下。很多人說企業(yè)太難做了,而當有了真善美的情懷,做企業(yè)怎么會難做?任正非比喻說:不就是磨好豆腐,給至親的人吃嘛。這其中,有著對產(chǎn)品非常神圣的感覺,這樣的神圣,才能帶著華為在壓力鋪天蓋地的時候做出5G真善美的絕活。真正帶著你的愛、敬畏、鄭重,把你靈魂的氣息放入每一個當下真善美的絕活,這樣你才能見到你自己的天性。
見眾生——以眾人之私成眾人之公
管理哲學家、財經(jīng)作家王育琨在跟任正非交流的時候,指出華為在激發(fā)每個員工想要多掙錢、升官發(fā)財?shù)挠睿淖儌€人命運、家族命運,這是私欲,私欲如火怎么辦?
任正非表示:“我在私欲上跟員工同流合污。”
“是的,你的私心大著呢,你是以眾人之私,成眾人之公。”王育琨說道。
目前,任正非在華為100%股份中擁有的份額只有1%不到,99%全給了員工。
以眾人之私,成眾人之公,在任正非看來人有兩個根性上的特點,一是,人是貪婪的,二是,人是怠惰的,這兩個東西怎么辦?任正非想到的是,我激發(fā)你的貪婪欲望,讓你自己干掉你的怠惰。由于華為的工資分配非常明確,你必須有真善美絕活,你才能得到升官發(fā)財。
此外,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還需要有灰度哲學。
中國的哲學講究混沌,任正非較早就提出了灰度哲學。王育琨稱,灰度哲學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創(chuàng)新,每個員工都有巨大的無窮性,每個事情都有巨大的無窮性,每個當下都有巨大的無窮性,用你的直覺判斷當下,你才可能傾宇宙之力造華為絕活。
灰度哲學對我們企業(yè)來講有什么意義?
王育琨表示企業(yè)應謹記兩點。
首先,宇宙是無窮性的,分分秒秒在轉(zhuǎn)化,你要敬畏巨大的無窮性,這是宇宙存在的本體,這樣的認識論是老子提出的正反論,是動態(tài)平衡。
作為企業(yè),王育琨稱,必須至誠于每一個當下,你只管造物,只管做好你的衣服,苦難英雄任正非,最核心的是造物,造物能改命,并且持續(xù)追求極致造物,比如下一個剎那,覺得我造的挺好,放棄持續(xù)追求極致造物了,這不行的。
其次,企業(yè)必須要無我,從零出發(fā)。人就是在不斷的覺醒歸零,歸零也是任正非植入華為這么一條生命大根,要探索無窮性,自我超越,還要報效國家,真正做到這一層你就了不得。
頭拱地拿出絕活,車到山前必有路,哪有那么多順心的事,哪有那么多確定性的事情,“我通過二十年研究任正非發(fā)現(xiàn),每一個當下他必須有非同一般的絕活,必須喜愛當前的挑戰(zhàn),忍受、接受、享受、創(chuàng)造,喜愛解決挑戰(zhàn)的目標。”王育琨繼續(xù)道,你還要專注,還要死磕,把生命全部交給你當下的目標。然而,很多時候,你的喜愛,你的專注一點意義都沒有,沒有人關心你的苦難,沒有人關心你的心意,人們只看到你的活干得怎么樣,你得把它做成獨一無二的絕活。
(整理自管理哲學家、財經(jīng)作家王育琨
在“CHIC2019中國服裝論壇”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