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零部件行業發展解析(二)
2018年,在全球縫制機械市場需求旺盛帶動下,零部件整體產能持續回升,全年取得穩中有進的中速增長,骨干企業搶抓機遇,持續投入主觀意愿和信心明顯增強,部分企業產銷數據創出歷史新高。但隨著2019年市場環境整體轉向下行,疊加行業轉型進入攻堅期的影響,如何通過創新變革、結構調整、裝備智能升級以及工藝技術革新等方式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零部件企業應對挑戰,打造持久活力和發展動力的必經路徑。
整零協作粘性增強,配套體系逐漸成型
2018年,整機品牌化推行加速,產品差異化愈發明顯、新品推速愈發加快,零件需求越來越向差異化、多樣化、小批量多品種趨勢發展,使得與之配套的零件企業的生產工藝、硬件設備快速更迭,整零協作粘性日益增進——零部件企業將被逐步銘刻上某一整機企業合作體系和伙伴的標志。此外,零件企業通過相互協作和研發創新,推出組件類產品,成為供應新模式的有益嘗試,進一步增強了雙方的合作粘性。尤其在整機骨干企業的整體帶動下,整零關系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方面,整機企業強化核心供應體系建設,“一品多廠”的競爭方式與獨家供應的綁定方式,成為整機企業圍繞供應體系建設推行的主要方式。通過對保質保量按時供應的零部件企業,采取現金月結、提高價格、取消承兌結算、提供持續性訂單等實際行動進行支持,促使傳統整零商業業態發生轉變。杰克還與銀行合作,以授信方式為零部件企業提供低息融資渠道。骨干整零企業更加緊密,向戰略伙伴、企業家人的關系不斷遞進。
另一方面,零部件企業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持續投入,拉動了產能和效率提升,不僅實現了軟硬件實力的優化,更主動調整和甄選用戶體系,針對性地舍棄了部分信譽較差的客戶,從而保障并加強了與優質客戶之間的關系,逐步形成了以國內重點整體企業為中心的、系統化的協作新體系和新格局。
具體來看,由整機企業帶動的配套體系快速建立。各體系相互間發展層次明確、客戶體系明晰,少量企業以價格為導向,施行分級匹配,配套體系存有穿插。當前,以長期批量化穩定合作為前提,行業主要存在三個體系。
行業主要零部件配套體系及特征
行業洗牌加速,高質量發展箭在弦上
雖然近兩年年零部件行業整體延續了強勁發展勢頭,但2019年行業產銷下滑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零部件行業全年產銷形勢將呈現穩中有降態勢。隨著市場整體下行,由競爭主導的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啟,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零部件行業“二八分化”將進一步明晰。
應當看到,當前產業宏觀政策迎來空前利好,減稅降賦、智能制造等專項扶持政策將為制造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行業整零關系全面走向深化,優質零部件企業將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因此,在行業全面進入轉型攻堅期,又恰逢市場深度調整的當下,如何通過創新變革、結構調整、裝備智能升級以及工藝技術革新等方式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零部件企業應對挑戰,打造持久活力和發展動力的必經路徑。
建議廣大零部件企業,首先要轉變意識,全面構建系統性、具有可操作性、時間表明確、路線圖清晰的總體戰略規劃,并依照規劃確立階段性目標和任務。同時,應著眼全行業,評估競爭格局、產能過剩度及發展空間,充分利用自身加工設備屬性和優勢,瞄準資源稀缺領域,加快結構調整,努力打造單項冠軍產品。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零部件企業應圍繞深挖潛能、塑造內生動力的核心要求,從提質、增效、降本三個層面展開。具體到實際行動上,應落腳在增強持續投入、推進精益生產、加快成熟管理落地、加強整零戰略合作、打造核心競爭力、塑造規模優勢等層面。重點圍繞智能制造的實施層面,要加快補短板、上高端,積極應用先進的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快速提升生產的智能化水平,持續加大裝備升級和工藝技術革新,提升研發和檢測手段,打造核心工藝技術優勢。唯有不斷對內挖潛,才能切實增強零部件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和市場反應能力,切實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