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10年來首次倒退!海寧、長興等織造市場準備“放暑假”!
- 太平鳥及美邦服飾極度弱勢的一季度業績已經預示著2019年成為中國服裝業逆勢之年開啟,同時驗證了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去年初對中國服裝業轉折之年判斷。
在周三國際統計局發布月度數據之前,5月14日晚,No Agency分析師唐小唐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預測,4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預計將創下新低,“如無意外將會破8”。
該分析師援引周二寶勝國際(3813.HK) 的月度數據分析稱,運動行業過去三年一直支撐服裝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寶勝國際該月增速由一季度的19.8%腰斬至10.5%,并預計休閑裝行業已經全面進入衰退,而棉花和棉紗期貨雙雙跌停,以及坯布現貨出現甩賣的情況均預示行業徹底進入下行空間,毫無向上動能,價格戰的情況將會愈演愈烈,不排除出現新的通縮情況。
一季度,太平鳥服飾純利大跌34.90%至8,659.0萬元,2018年同期為1.330億元,扣非后主營業務利潤更是僅僅錄得3,118.9萬元,較2018年首季9,006.3萬元狂跌65.37%;同樣發跡于浙江的美邦服飾盈利下滑至3,834.8萬元,較2018年一季度的5,040.7萬元大跌23.92%,扣非后純利3,669.9萬元,同比下滑22.68%。報告期內,美邦服飾收入同比大跌20.68%,由21.779億元跌至17.276億元。
更加明顯的信號是,太平鳥服飾和美邦服飾雙雙啟動關店模式,顯示將利潤的優先級置于規模增長之上,這通常代表著一個行業進入衰退的標志。
撇除價格因素,4月零售業增速進一步低至5.1%,而2009年2月服裝銷售下滑主要因素還在于農歷年因素,此前一個月2009年1月服裝銷售增速達34.1%,撇除農歷年效應,服裝銷售增速同樣創2003年5月3.5%負增長來16年新低,若撇除價格因素,該表現更是創下歷史新低。
而同樣的,五一小長假過后,織造市場反饋的聲音其實更不容樂觀!
紡織服裝行業基本都是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絕大部分中小微民營企業集中從事的行業。從2016年開始,環保和安監兩大措施“雙管齊下”,很多小微工廠老板被迫外遷或者是轉行,市場產能緊縮導致了行情一度好轉,對于堅守在這個行業的人來說,淘汰了一批,能活下來的肯定會更好,但是目前的紡織行業好像并非如此樂觀。
記者從江浙各大織造集群了解到,目前整個面料市場逐漸走淡,訂單青黃不接,紡織老板們的心態著實不佳。
海寧市場:少則放三天假,多則五六天!
之前,就一直談論廣州地區的制衣廠今年五一放假五天還未有開工跡象,往年這個時候大多直放一天的假期,加班加點趕制衣服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今年的景象與去年相比卻是冰火兩重天,部分效益不佳的工廠被迫關停。這現象同樣也在海寧地區上演,據了解,五一期間海寧地區不少經編廠也都放了假,少則三天,多則五六天,市場開工率也下滑至了7-8成。
結果還是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市場訂單并未好轉。以網眼晶光絨、泳裝布為主營產品的劉總說道:“目前手頭的單子不多,廠里已經在做庫存了!”另一經編廠負責人姚總表示,“如今要做到產銷平衡,要么讓利,要么降低開工,兩個方案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損失的,但是行情如此,沒有辦法,市場競爭太厲害!”
長興市場:銷量同比縮減,淡季提前了1個月!
“最近一個星期只能走十幾萬米的布,比去年少了很多!”在長興輕紡城內的孫總感嘆,“今年的淡季比以往提前了有一個多月,往年6月份才是現在冷清的行情,今年已經開始了,估計8月份前市場很難好了!”
在長興輕紡城內,幾乎90%以上的紡織企業做著磨毛布的生意,不少紡織老板紛紛表示,今年的生意非常難!擁有200多臺織機的陶總表示:“過完年后織機就沒有滿開過,現在開機率降至9成左右,廠里已經開始堆庫存了,如果行情還這樣,估計還得降!”據調查了解,目前長興地區的開工負荷在8成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成左右。
此外,自2012年以來,我國社會零售總額增速就一直處于下行通道中,對于服裝鞋帽等行業均出現需求下滑的現象,這也導致了國內市場對紡服的需求前景并不樂觀。無論如何,在這個內憂外患交加的時代,紡織人還是要沉下心來,讓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方可從容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