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閆素云:當年我冒著大雪,一個人把機器拉回汝州
- “我是2007年去的浙江柯橋。2015年12月25日,我帶了頭,冒著大雪,一個人把機器拉回汝州。”在汝繡農民工返鄉創業產業園,提起自己的返鄉創業經歷,閆素云頗有感慨,在外辛苦創業打拼30多年的她,成為汝州機繡企業家返鄉的“領頭羊”。
在閆素云的帶領影響下,如今汝繡農民工返鄉創業產業園區已有汝州籍及部分外省繡花企業160余家,安排上崗就業人員1.3萬余名,這里邊有從柯橋帶回的技術人員6000余名,其余7000余名為汝州貧困家庭安排就業人員。
記者獲悉,2014年年底,汝州市筑巢引鳳,市領導“七下柯橋”開展親情招商。為支持機繡企業發展,對于返鄉企業,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妥善安置其住宿、子女就學,并為企業發展提供免費招工培訓、金融、信貸、物流等支持,廠房建成后,前兩年由機繡企業免費使用,兩年后,或租或購,逐步收回資金,在稅收、水、電、氣等各方面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在汝州落地生根、做大做強。
閆素云稱,下一步,園區將引進服裝、鞋、包等生產線,使機繡向縱深方向衍生,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園區在產品轉型方面已有所突破,從之前單一的機繡生產,已發展為集生產、研發、網絡及市場銷售為一體的園區,園區生產的秀禾服中式嫁衣、大幅絲繡雙面繡、屏風、墻布、窗簾、包、婚慶用品等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為使園區發展更快,實現“彎道超車”,園區已與阿里巴巴、中國機繡網等電商平臺展開合作。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園區內已有800多位貧困群眾實現就業。目前,園區已入駐160余家機繡企業、1300余條生產線,開發就業崗位2.5萬個,產值突破30億元,是汝州市規劃建設的集農民工返鄉創業、新興產業培育、轉移就業扶貧等功能于一體的返鄉創業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