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念到發展,成品窗簾還要走多久?
- 成品窗簾,簡單理解就是指按一定規格、尺寸標準批量生產,有獨立的標識及包裝,可以直接進入銷售和使用,并且可退可換的窗簾。
- 2019.03——上海春季家紡展期間召開“窗簾成品化機遇”論壇
- 2019.04——《成品窗簾規格尺寸》標準研討會
- 2019.05——柯橋成品簾交流會、中國品牌布藝聯盟成立
成品窗簾可以讓消費者購買窗簾如同買衣服一樣簡單,真正地做到“標價即售價,所見即所得”。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早在2013年就提倡推動成品窗簾消費理念,當時,成品窗簾在國內還只是個概念,后來經過中國家紡協會多年的行業引導、市場培育,成品窗簾行業發展終見成效。今年,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圍繞成品窗簾的市場推進,做了一系列工作。
今年8月28~31日,2019intertextile秋冬家紡展將在上海舉辦。屆時,展會北廳將專門設置“成品簾展區”,該展區地理位置優越,處于觀眾登記入口。同時,主辦方還將與天貓合作,嘗試線上線下互動推廣,推動B2B2C發展,在行業及消費者中擴大影響力!
行業掃描
市場發展程度幾何?
在探討成品窗簾發展之前,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窗簾行業的各種銷售形式和現狀。
目前,行業內占主導的生產銷售方式仍然是傳統的“定制窗簾”,就是消費者普遍了解的,需要到專業窗簾市場選購面料、款式設計,再由店鋪進行上門測量、縫紉加工、安裝。對于窗簾企業,消費者“只見其產品,不見其品牌”。
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需求變化,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轉變經營思路,向品牌化發展,將生產銷售方式轉為“個性化定制窗簾的成品交付”,就是由窗簾品牌銷售區域的經銷商或加盟商根據消費者需求設計好窗簾的款式和尺寸,再由生產企業進行制作完成,最后交付給消費者。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下半年開始,行業內大約有400多家窗簾企業已經可以做到成品交付。
在此,需要厘清的一個概念是,“個性化定制窗簾的成品交付”本質上還是定制窗簾,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按照標準大規模生產的成品窗簾。
據悉,目前我們行業內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企業做真正的“成品窗簾”。
這是因為所有的轉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種新鮮事物的出現,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
成品窗簾亦是如此。
從做一塊布到做成品,對于窗簾企業來說,并非只是產品銷售形式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窗簾企業需要跨越和突破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從只做產品到經營品牌、從管理織布機到管理縫紉機……窗簾企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學習和成長。
雖然,國內的成品窗簾市場尚在起步階段,但發展前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政策導向、消費升級
成品窗簾前景可期
1.市場的趨勢
對照全球市場,成品窗簾在國外的發展已經基本成熟且普及率較高。在歐美,標準成品窗簾已經占到市場份額的75%左右;在日本,標準成品窗簾已經占到市場份額的65%以上,已經趨于成熟。但在國內市場,目前成品窗簾的市場占有率尚不足1%。
在這個幾乎于空白的市場內,留給企業的挖掘空間十分巨大。
另外,在國家宏觀政策中,有關精裝修房的推進,也為成品窗簾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2017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要求,到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在中央的倡導下,各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應的“全裝修”地方政策,明確提出全裝修覆蓋率,努力提高全裝修滲透率。如江蘇省要求2025年一半以上新房以成品房交付;山東省要求新建高層、小高層住宅2019年全裝修覆蓋率100%;遼寧省要求2020年底,全省新建住宅中全裝修面積比例不低于50%。
預計10年內,全國精裝修房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如此,單品建材產品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
雖然從產品定義上看,窗簾布藝屬于軟裝范疇,不在硬裝里面,但是從精裝修市場的銷售業態趨勢來看,窗簾已逐漸被“劃分”到全裝修產品列目內。在這種以家裝公司和家具建材商為主的銷售渠道內,將窗簾制作成成品的形式更有利于擴大銷售。
從消費端看,市場上也確實存在成品窗簾需求。
隨著80后、90后,甚至“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對于軟裝產品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希望能夠更加時尚化。另外,隨著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專業建材市場選購窗簾,因此便要求窗簾的購買方式更簡單、便捷,同時還要易清洗。特別是在流動人口較為集中的一二線城市,生活著大量的租賃房屋者,這部分人在更換窗簾時的需求和目的更加明確:高性價比,易買、易安裝。
與傳統的定制窗簾相比,成品窗簾更能滿足這些需求,更適應新一代消費群體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更加符合新消費趨勢,真正做到讓消費者購買窗簾如同買衣服一樣簡單。
2.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
整個布藝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存在結構性的產能過剩,產品與營銷存在創新乏力、高度雷同、缺乏個性等問題,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并未充分挖掘,消費欲望并未充分釋放。而成品窗簾的出現和發展,則是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果,其增強了產品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從產業鏈上看,成品窗簾讓布藝企業由織布端向縫制端延申。企業增加了縫制生產線,開始由制作一塊布向制作成品發展,進而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延伸。
從布藝企業自身來看,成品窗簾的生產和銷售方式,有助于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進行品牌化運作和管理。這種經營思路的改變,一方面將推動布藝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目前,窗簾布藝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企業-經銷商-門店”,而實現品牌化發展后,經營模式將變為“企業-加盟商”或“直營”。另一方面會重塑布藝產業“生態圈”,改變傳統渠道經營模式,構筑線上線下融合,形成無縫、統一的購物和服務體系。
綜觀來看,成品窗簾的發展是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其會加快布藝行業創新發展,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最終使整個布藝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十三五”時期,家紡行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
當下,成品窗簾“藍海”已經來臨,抓住機會并利用機會,才是家紡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重點布局的關鍵。
難點待突破
成品窗簾發展并非一蹴而就
可以預見,成品窗簾的發展之路還需要走很長一段時間,從生產端到渠道端再到消費端,布藝企業面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比如,首先布藝企業的內部管理延伸了,從以前單純的管理織布生產線,變成管理織布和縫制兩條線,甚至包裝、成品物流等都要統籌管理,這些環節的增加對生產企業管理而言,不僅是增加人力、裝備等管理成本,管理能力及管理理念的轉變挑戰巨大。僅就增加縫制設備而言,有些企業則是從“零”起步,從會用到投產,尚需要摸索一段時間。
其次,布藝企業的經營理念需要改變,要從“無品牌”到“創品牌”。這一理念的變化,對于布藝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它是成品窗簾擴大發展的基礎,但也充滿了挑戰與困難。
再次,布藝企業對渠道的探索更加深入,以前只是面對經銷商,而隨著成品窗簾的發展,企業或將直面消費者,形成直營或者是加盟商模式;再進一步發展,則是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這就對企業的渠道管控能力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即消費者教育。目前,很大一部分消費者不知道有成品窗簾存在,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買到。因此,在發展成品窗簾的同時,需要對消費者進行“掃盲”。關于這一點,并不是某一家或者幾家布藝企業就可以做到或實現的,它需要集聚整個行業之力,一起去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