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保持臺州經濟平穩運行的中堅力量
- 記者從臺州市服裝行業協會了解到,臺州服裝業最早起源于繡衣(臺州刺繡),新中國成立后,臺州繡衣就走出國門。在《臺州市志》中,羅列出了1990年臺州出口市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主要商品,其中,綢繡衣自1952年開始出口,1990年達到最高出口量405萬件,出口額9448萬元,主要由臺州繡衣廠、臨海市繡衣廠等4家企業供貨,業務范圍涉及日本、美國、歐洲國家等。
據臺州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王為民介紹,“經過30多年沉淀,我市的服裝產業獨具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產業特征”,形成了“刺繡相關產業”“童裝產業”“羊毛衫產業”“三門沖鋒衣產業”“天臺襪業”等眾多特色產業集群。上世紀九十年代,臺州鞋帽服裝一度成為我市支柱產業。
不過,我市服裝產業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如襯衫、羊毛衫產業曾幾度興衰,服裝加工出口產業萎縮等,“和省內其他服裝強市相比,整體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為應對市場沖擊,我市服裝企業也在積極推行產業轉型升級,如椒北的前所、章安一帶,在與刺繡相關的服裝產業中以浙江臺繡服飾有限公司等6個民營繡衣廠為代表,走出了一條品牌經營的發展之路,如今在刺繡、服裝雙重行業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經過30多年的積累與沉淀,我市的服裝業已成為保持臺州經濟平穩運行的中堅力量。據該協會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從事服裝行業的規上企業共12家,總產量135萬件,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額達6500萬元,同比增長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