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合作新機制 共謀行業新發展|縫制機械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隆重召開
金秋九月,正是美好的收獲季節。“一帶一路”戰略倡議自實施六年來已成為碩果累累、前景無限的跨國經濟格局,成為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發展的活力之源和成功實踐。如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產業合作,為服裝、皮革、家紡、家居、汽車、裝飾以及航空航天等下游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是全球縫制機械行業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在CISMA2019開幕之際,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縫制機械行業精英在滬聚首,參加縫制機械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新機制,共謀全球縫機行業新發展。
論壇由CISMA主辦方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主辦,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承辦,以“共建縫制機械行業‘一帶一路’合作新機制”為主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珊,日本縫制機械工業會會長真壁八郎、原會長安井義博,美國縫制設備供應商協會會長Michael McDonald,德國服裝與皮革機械協會執行會長Elgar Straub,臺灣縫制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石淵,新北市針車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永昌,香港衣車商會會長江鳳儀出席了本次論壇,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代表、市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代表、各地方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各國骨干企業代表、CISMA2019參展企業代表和新聞媒體共計100余人參加了論壇。論壇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市場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曉京主持。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何燁理事長在主旨演講中著重詮釋了舉辦本次論壇的背景和意義。她表示,“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不僅將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人文交流帶來積極的變化,更將對國際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探討縫制機械行業如何實現各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共同愿景,加強縫制機械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更加開放、更加融合的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新機制,對于構建增長友好型貿易合作環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
何燁理事長介紹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取得的成果,剖析了縫制機械智能制造在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優化生產要素配置、促進國際經貿發展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共建國際間交流合作新機制的四點倡議:一是凝聚資源,優化“一帶一路”縫制機械產業鏈;二是構建“一帶一路”縫機產業鏈信息交流互享平臺;三是開展專項合作,探索合作新機制;四是加強先行先試,拓展產業鏈覆蓋面。
何燁理事長表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的舉辦,是縫制機械行業國際合作邁上共贏發展之路的新起點,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愿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組織一起攜手并進,共建合作新機制,邁向合作的新征程。
隨后,德國、日本、美國協會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國內市場情況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期;紡織產業經濟研究院華珊副院長介紹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概況及需求特點;中縫協吳吉靈副理事長介紹了紡織服裝和縫制機械“一帶一路”市場情況;杰克公司、印度IIGM公司、鮑麥克斯公司分別代表整機、經銷商、配套企業介紹“一帶一路”拓展經驗,給與會嘉賓帶來了觀點分享和思想碰撞。
論壇匯聚各方共識,交融各方智慧和力量,奏響了構建開放型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為加強國際間行業合作搭建了新平臺,開啟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新機制,必將為各國和世界縫制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開辟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