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深刻改變了制造業
- 今天出版的《錢江晚報》第七版,用整版篇幅報道了杰克集團副總裁陳華貴逛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所見所聞。
工業互聯網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能帶給制造業什么?又能帶給縫制產業什么?
陳華貴表示:“5G對工業的改造已真實發生,作為一個工業人,唯一不變的就是擁抱改變。”
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一起去領略互聯網對生活、對制造業的深刻改變。
網紅穿的羽絨服一旦成爆款
5G工廠立馬生產
網紅賣衣服的虛擬試衣鏡,是商湯科技開發的。在商湯的展廳里,有兩面“鏡子”,一臺可以讓你瞬間回到童年,秒變成20年前的樣子,另一臺使用特效貼紙,可以讓你長出貓耳朵,打印成照片。很多女孩子都擺出各種造型,玩得不亦樂乎,但陳華貴盯著的卻是女孩穿的衣服。
“這些秋冬款衣服,都是夏天生產的,一旦成爆款,你加單生產都來不及。”陳華貴告訴錢報記者,現在是個性化、快時尚時代,加之短視頻病毒式的快速傳播,明星、網紅超強的帶貨能力,讓服裝市場的機會稍縱即逝。
但“隔季生產”一直是行業慣例,一件衣服從紡織印染、服飾設計、裁剪縫制、熨燙打包、發貨零售,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這就導致服裝行業訂單交付周期過長,夏季做冬裝、冬季做夏裝,是服裝行業長期執行的生產節奏。
玉石有賭石,服裝界同樣有賭的成分。一家品牌商,一個款式和訂單動輒幾十萬件,一旦賣成爆款就賺,一旦賣不動,只能打折出售。
“有了5G,經過智能化改造后,5G工廠以需定產,網紅負責帶貨,訂單一來,工廠馬上就生產,存貨率大幅降低。”陳華貴說,服裝肯定會從大批量生產到小批量定制,5G讓服裝制造形成了“高彈性、快反應”的新生產模式,隔季生產或變成歷史。
邊緣計算顯威力
縫紉機能縫10針絕不縫11針
在中國電信的智慧工廠展示中,借助5G的大帶寬、高速率特性,AI質檢可以比人工檢測速度提升2倍以上,精準度更高。“我們的工廠里,以后也需要這塊機器人攝像,產品質量也會提高。”陳華貴希望5G時代,工廠里有更多AI員工。
在華為的數據庫展臺,陳華貴盯著芯存儲和數據庫演示目不轉睛。“我們現在已經跟華為開始合作,研發5G數據存儲。將來5G云計算時代,邊緣計算和切片功能,對我們工廠有很大幫助。”陳華貴表示,物聯網縫紉機本質上是數據,今年發布的杰克包縫機C4+,除了縫紉性能更加穩定以外,還增加了物聯網功能,讓縫紉機成為“數據收集者”、“成本分析者”、“效能改善者”。
“以前我們賣完縫紉機就完了,現在我們能遠程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一條褲子如果縫10針效果最好,我們后臺就設定好,8針或11針都做不了。5G時代,工廠的智能化會更進一步,消費者看中一款衣服,可以自己設計一下,然后下單,分布最近的機器接到訂單馬上開工生產,跟現在的共享汽車搶單一樣。”陳華貴說,逛了一圈互聯網之光,對他最大的觸動就是,5G對工業的改造提升已真實發生,作為一個工業人,唯一不變的就是擁抱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