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越南開廠的紡織老板很傷心,越南出新規,施行每天8小時工作制
-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環保政策愈來愈嚴,有一些紡織企業選擇出海建廠,將工廠搬遷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用工便宜是許多選擇出海建廠的紡企重要考慮因素。早先出海建廠的紡企已經建成工廠投入生產,那么第一批“吃螃蟹”的紡織老板是否真正嘗到甜頭了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援引越南通訊社消息,近期越南第十四屆國會第八次會議于11月20日通過了《勞動法(修正案)》,該法案的支持率達到了90.06%。
新版的《勞動法》規定,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八小時。國家建議用工者實行勞動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根據國會剛通過的《勞動法(修正案)》,一年的法定節假日包括春節五天,元旦節一天,雄王節一天,4?30南方解放日一天,5?1國際勞動節一天,國慶節兩天。
毫無疑問,該法案的通過對于那些出海的紡企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畢竟原本大家是奔著“廉價勞動力”去投資建廠的。而現在,工作時間的大幅壓縮毫無疑問將嚴重影響企業效益,并且,相較于國內吃苦耐勞的紡織工人,越南的工人無論在工作效率還是在敬業精神上都差距巨大。
越南不再便宜,“廉價勞動力”其實很昂貴
越南的“廉價勞動力”其實性價比極低,看似僅需支付國內紡織工人1/2的工資,但是他們實際生產效率卻極低,可能3個工人也未必抵得上國內1個熟練紡織工。并且,國內工人往往敬業精神極佳,任勞任怨;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人卻往往很“任性”,罷工鬧事常見報端。
接連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今年下半年,越南全國工資理事會在經過第二輪談判后,決定2020年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將上調5.5%。
據此,自2020年1月1日起:
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將增加24萬越盾,從418萬越盾增至442萬越盾。
二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將增加21萬越盾,從371萬越盾增至392萬越盾。
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將增加18萬越盾,從325萬越盾增至343萬越盾。
四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增加15萬越盾,從292萬越盾增至307萬越盾。
越南勞動榮軍與社會部副部長、全國工資理事會主席尹茂葉表示,當前的最低工資標準已滿足勞動者自身及其家庭95%以上的生活保障需求。
像這樣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在東南亞國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而當工人的漲薪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采取罷工甚至是鬧事的行動,很多出海投資的企業都備受其擾。
現在,已經有一些帶著美好理想進軍東南亞國家的企業撞了南墻,成本不斷攀升、勞動力效率低下、文化沖突......越來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一些老板只能選擇斷臂求生,巨大的投資付諸東流,將制造業帶回中國成為越來越多出海老板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