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跡不良,這么處理就對了!
在服裝加工中經常會遇到因生產需要更換縫料或縫線的情況,尤其是縫線,像面線粗、底線細,面線細、底線粗,或底、面線都粗,等等,都可能使本來正常工作的縫紉機出現線跡不良的現象。邀請了從事服裝設備維修工作多年的老專家將排除這種故障的方法作一些介紹。
NO. 01
檢查夾線板、梭皮與梭殼是否因長期磨損出現線槽,引起上下縫線時松時緊,導致線跡不良。有時梭殼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梭皮與梭殼的間隙不均勻,也會導致底線時松時緊,引起故障,所以更換旋梭即可排除故障。NO. 02
增加挑線簧的挑線力度,同時適當增加底、面線的壓力。
NO. 03
檢查壓腳底板下面的避線槽是否合適,一般要求長5mm、深0.5mm,尤其使用粗線的時候,當縫料壓在壓腳下面被送布機構往前送時,因避線槽太短、太淺,縫線被壓在壓腳下面,從而增加了挑線桿向上收線的阻力,引起縫料下面浮線,甚至斷線等故障。
NO. 04
檢查送布機構與挑線機構的同步關系,可適當推遲送布時間,這里要注意的是送布時間太早可能會引起線跡不良,造成縫制物下面浮線;送布時間太晚也可能會因機針插入縫料后縫料仍在運動,引起斷針或機針彎曲,所以只能作適量推遲調整。
NO. 05
檢查旋梭定位鉤與旋梭缺口處的間隙是否合適,如果間隙太小,會引起縫線經過時受阻而造成浮線,甚至斷線。
NO. 06
為了防止因縫線又粗又澀,難以輕松順利地從縫料及針孔中收緊,可在縫線上適當涂抹些油或使用過油器,這樣既減少了線油的消耗,節約成本,又解決了線跡不良或斷線的問題,而且不會出現因油漬而弄臟衣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