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歲”的服裝巨頭陷入“中年危機”??!
- 創立于1969年的Gap,Gap是美國戰后嬰兒潮一代心中的深刻記憶,在美國有深遠的影響力,Gap如今已超50歲。
4月24日,美國服裝巨頭Gap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門店被迫關閉,正以驚人地速度消耗現金。自2月份以來已消耗10億美元,預計到下周其銀行賬戶里將只剩下7.5億美元。
記者獲悉,目前Gap正采取措施保留現金,包括讓大約8萬名門店員工休假,削減高管薪酬,以及不支付被臨時關閉的門店的4月份房租。最后一項措施幫助其北美門店節省了1.15億美元的開支。
截止4月23日收盤,Gap股價下跌0.14%,報7.10美元/股,該公司股價今年以來下跌了近61.2%。
今年3月,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老海軍)宣布正式關閉中國市場所有銷售渠道。此前,從2014年進入到如今宣布退出,該品牌在中國內地共有10家門店,其中北京有6家,上海、廣州分別有1家,重慶有2家。
此前店鋪海報
此外,Gap此前則表示,將在未來兩年內關閉230家同名門店。
中年危機轉型艱難
作為快時尚最初的引領者,Gap正在被優衣庫、H&M、ZARA等后崛起的同類品牌趕超。
值得關注的是,曾為GAP集團業績增長引擎的Old Navy,將于2020年起退出中國市場,未來會把業務重心放在北美市場,以實現效益最大化。業內分析人士表示,Old Navy撤出中國,或許與該品牌的業績不佳相關。
當地時間3月12日,Gap集團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和全年業績報告。根據這份財報,Gap集團2019年第四季度錄得凈虧損1.84億美元,而2018年該季度則錄得凈利潤2.76億美元。
例如,通過孵化和收購童裝品牌,形成品牌多元化發展策略;推出在線訂閱服務,以每月85美元的價格提供按月租衣服務,同時提供免費配送、換貨和洗衣服務,以刺激業績增長,同時幫助品牌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更好的情感聯結。
有分析認為,和許多高度依賴美國百貨的服裝零售商一樣,Gap集團正在努力扭轉局面。
不少品牌相繼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基本停滯甚至退出
快時尚品牌曾憑借緊隨潮流、價格親民以及快上快下等優勢,在中國市場井噴式發展。但近年快時尚的日子并不好過。在業績上節節敗退后,不少品牌相繼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基本停滯甚至退出。
去年10月,Forever 21申請破產并相繼在中國、日本等市場關店退出;而去年9月,TOPSHOP母公司也將旗下品牌進行分拆,為出售做準備。而質量問題的不斷被曝光,也讓快時尚品牌的口碑逐漸走低。
GAP于此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2749件嬰幼兒T恤,原因為胸前印花鄰苯二甲酸二異王脂含量超標;去年7月,該品牌再次因pH值不合格存在傷害皮膚的風險,導致進口的6000件棉制針織嬰兒連身褲被銷毀。
在業績上失意,快時尚品牌消費者的口碑和追捧顯然也不復往昔,未來快時尚品牌將何去何從。有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快時尚品牌的高峰期已經過去,市場空白點越來越少,市場需求也逐漸飽和。當快時尚品牌增長和規模逐漸飽和的時候,在市場增速上一定會放緩。而此時企業就面臨著需要縮小規模,提高品質,提升品牌的更新和變化速度,以嶄新的形象和產品來穩住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