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股份,將搬遷生產基地配合秦始皇陵博物院改造
行業內率先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的本土工業縫紉機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準股份”)日前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下降27.50%;其中,主營業務收入5.36億元,同比下降18.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65億元,同比出現虧損,主要因收入下降導致毛利額同比減少4470.87萬元,存貨跌價損失同比增加3892.10萬元,以及上期39.782畝土地使用權被政府有償收儲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增加8769.82萬元。
2019年,標準股份積極謀劃研發和新品開發工作,以標準歐洲研發中心為主導,協同西安、蘇州、上海三地的研發力量和優勢資源,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同時不斷探索前沿技術及其應用方向,做到研發工作的整體布局和周期的有效銜接。
為扭轉當前經營發展的不利局面,標準股份從單一縫制設備供應商向環境與服飾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轉變,為客戶提供以環境與服飾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圓心的設備、工程、運營、服務、金融、供應鏈、智能化七大增值服務。
2020年,標準股份計劃實現營業收入8.60億元,主業扭虧為盈,新產業供應鏈業務實現訂貨50億元。
按照地方政府規劃要求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造提升工程需要,標準股份將配合開展臨潼生產基地的搬遷工作。根據目前的總體進度安排,臨潼生產基地的搬遷改造工作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公司相關負責人和干部職工將提高責任擔當意識,緊密協調做好預案工作,盡可能確保生產和搬遷兩不誤,為公司年度整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基礎保障。
公開資料顯示,標準股份主營業務為縫制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運營“標準”、“威騰”、“海菱”三大品牌,產品服務于服飾、箱包、家具、汽車內飾等領域。在中國和德國擁有兩大研發團隊,在西安、蘇州、上海有三大生產基地,為公司的產品運營提供保證。
公司主要采取經銷商分銷的銷售模式,由西安、蘇州、上海、德國四個營銷團隊運營公司的產品,各個營銷團隊根據產品序列、品牌、服務的領域形成各自的銷售重點,為寬領域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