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史話—解放前夕上海機械工業企業生存狀況
在解放前的上海,西方列強為了霸占中國市場,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扼殺我國電機工業,如華生電機廠制造的電風扇, 1924年在國內市場上打開銷路,美商奇異公司用50萬元收買華生廠的風扇商標未成,奇異牌風扇就在中國市場上跌價傾銷。帝國主義除采取低價傾銷的辦法打擊國產商品外,還采取各種手段打擊我國產品信譽。如國產亞浦耳燈泡原在小呂宋一帶逐步站定腳跟,日本商人就以質量低劣的燈泡冒充亞浦耳牌子出售,使亞浦耳燈泡信譽掃地,銷路斷絕。
上海民族電機工業內部也不斷地進行著競爭排斥和互相傾軋。1930年,亞浦耳燈泡廠因為競爭不過帝國主義,看到華生廠生產的電扇生意不錯,于是也制造風扇。華生廠一看亞浦耳來搶生意,便又籌設上海燈泡廠制造燈泡,搞來搞去亞浦耳生產的風扇會麻電,華生廠生產的燈泡有的不亮,結果兩敗俱傷。
藝徒的生活更是苦不堪忍。如華昌電機廠,1948年在80多名工人中有藝徒60多人,資本家每天只供三頓粗飯,每月給一些洗澡、剃頭的“月規”錢,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有時甚至長達十六小時。藝徒進廠前,一般要向廠方交納二、三石米的押柜金,學三年幫三年。
解放前夕,上海機械工業大致有以下一些類型的工廠:
1,紡織機械制造類:共有工作用機2,400多臺,主要產品有粗細紗綻、羅拉、細紗機、大牽伸、自動布機、鋼領圈、鋼絲布等。
2,船舶制造類:共有機器設備近千臺,船塢5座,可造1,000噸左右的船,每年約造三萬噸,并可修理各種船舶。
3,機床制造類:主要產品有車床、刨床、鉆床、磨床、沖床、滾齒機等,床子小而簡單。
4,內燃機制造類:包括5~100馬力柴油機,5~240馬力煤氣機及240馬力以下蒸汽機。
5,汽車零件制造類:主要產品為活塞、汽缸套筒、曲軸連桿、軸承、飛輪、齒圈等。
6,鍋爐制造類:各種小型蒸汽鍋爐。
7,自行車制造類:生產自行車及零件。
8,縫紉機制造類:家用與工業用縫紉機。
9,鐘表儀器制造類:主要產品為唱機、鐘、繪圖儀器、分析天平、測量儀器等。
10,鑄鐵類:有燒鐵爐200座,烘爐40座,鼓風爐90座,行夾、吊車各30座。
11,電機、電器類:主要產品有小型的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開關設備、電扇、各種電線電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