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縫協召開七屆九次理事會
今天申城的天氣格外晴朗,高高的藍天飄著棉絮般的白云,陽光透過云層照射大地,寒冷的冬日變得溫暖,連向來凜冽的寒風都變得溫柔起來。
12月28日,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七屆九次理事會在上海市縫紉機研究所召開。
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會長、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曉峰及上海縫協理事單位代表2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李曉峰主持。
會議開始,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胡淼海作“2019-2020年協會工作報告”,全體參會人員認真聽取和審議了此工作報告,肯定了上海縫協2020年為上海縫制機械行業所作出的貢獻。
會議最后,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處宣讀了“會長新聘秘書長人選的決議”,決定聘任原上海市縫紉機研究所所長吳劍敏為新任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2019-2020年協會工作報告“、”會長新聘秘書長人選的決議”經過全體參會人員的一致表決通過。
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會長、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曉峰及上海縫協理事單位代表2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李曉峰主持。
1
工作報告
會議開始,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胡淼海作“2019-2020年協會工作報告”,全體參會人員認真聽取和審議了此工作報告,肯定了上海縫協2020年為上海縫制機械行業所作出的貢獻。
2
主題發言
李曉峰代表上工申貝作“數字化開啟縫制行業新局面”主題發言,從縫制價值拓展角度,談如何構筑數字縫紉的新優勢。
李曉峰說:“2019年我們國家的數字經濟增加值的規模已經達到了3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數字經濟名義增長率達到了15.6%,是同期GDP名義增速的兩倍,從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來看,呈現了高質量和高增速這樣一個雙高的特征。同時,在向數字的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價值化以及數字化治理的新四化發展邁進。今年5月,數據已經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被正式寫入中共中央關于要素市場配置的文件,這是第一次把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融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價值體系當中。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一種重要的資源、一種重要的生產關系、一種重要的生產力。今年9月,中縫協舉辦的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大賽,9個參賽項目中有6個是與互聯和大數據相關的,很多的同行們先知先覺,已經把數字化貫徹到他們的產品創新當中,在對我們縫制的價值進行拓展,進一步在構筑我們數字縫紉的新優勢。”
李曉峰具體例舉了重機的設備運行管理系統、富山的云縫紉機、杰克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德國工業4.0+智能工廠解決方案、上工申貝的智能物聯設備管理平臺和阿里新制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呼吁上海縫企關注未來的數字化縫紉新模式。
各上海縫協理事單位代表紛紛圍繞數字化主題暢談體會。
3
聘任新秘書長
會議最后,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處宣讀了“會長新聘秘書長人選的決議”,決定聘任原上海市縫紉機研究所所長吳劍敏為新任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2019-2020年協會工作報告“、”會長新聘秘書長人選的決議”經過全體參會人員的一致表決通過。
新任上海縫協秘書長吳劍敏接受聘任后表示,感謝會長、副會長、理事的信任,秘書處未來將以“凝聚行業力量,促進產業發展,服務行業企業,搭建政企橋梁”為宗旨,著力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維護上海縫制機械行業的全局利益,促進上海縫制機械行業經濟技術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上海縫制機械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