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什么高科技,臺州人眼里沒有難做的“生意”
預計到2030 年將基本形成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高端模具等 4 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編者按:本文來源于“科技金融時報”,作者 施洋洋 通訊員 陳湖盛,原標題《臺州營造全鏈條創新生態走深科技新長征》。
在2020年12月12日舉行的臺州國際人才合作洽談大會上,現場簽約5項院士對接項目,頂尖人才團隊項目落戶臺州最高可獲2億元支持。
自今年5月入選第二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名單以來,按照“創新臺州”建設部署,臺州聚焦創新強市、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大力實施“十大行動”,全力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工作。
為持續走好科技新長征,臺州從創新高地建設、科技經濟融合、人才和資源共享、激活基層科創活力等多維度出發,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和建設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貢獻科協力量!
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
打造全國地級市創新高地
臺州市科協主要負責人介紹,臺州目前從強化技術攻關、聚焦主體培育、集聚創新要素、加強政策激勵四方面發力,構建“四大體系”。
長三角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臺州是浙江制造重要板塊,體系完善、主導產業突出。臺州制造業包括 35 個工業行業大類、170 多個工業行業中類;擁有 21 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68 個國家級產業基地,以及63 家上市企業(另有3家已過會),其中8 個產業被列為國家級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創建項目。
近年來,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制造之都的發展目標,臺州大力培育汽車及零部件、醫藥醫化、模具與塑料、泵與電機、縫制設備、智能家居、航空航天等七大千億產業,構建“456”先進產業集群。
2020 年,“456”先進產業實現規上產值3345.76億元,總量占全部規上產值的63.5%。預計到2030 年將基本形成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高端模具等 4 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泵與電機、航空航天、智能家居、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 5 個國家級先進產業集群,以及軌道交通、時尚休閑、新型橡塑、水暖閥門、新能源電動車、綠色化工等 6個國內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臺州高標準落實《臺州市加大研發投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實施辦法》,每年安排 5000 萬元科技專項資金,用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重點支持企業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等。同時進一步梳理政策體系,充分發揮財政與科技、人才、產業、金融等各項政策協同作用。
培育創新主體,增強創新內生動力。臺州積極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第二期計劃,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
該項目每年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300 家以上、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 1000 家以上、各類企業研發機構 100 家以上,從而全力爭創國家級高新區,全面融入長三角科創一體化和浙東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此外,以重大創新平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創“飛地”等載體為依托,臺州構筑科技創新生態。
搭建科技經濟融通平臺
高標準建設臺州灣科創走廊
今年以來,臺州統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高標準推進臺州灣科創走廊建設,形成“一區一谷一帶一圈”創新布局。目前,臺州已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臺州灣科創走廊發展規劃,重點以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創建、臺州科技城建設、院士工作站建設、學會服務站建設、高能級研發創新平臺引育、亮點區塊打造為支撐,打造科技經濟融合樣板間。
2020年疫情期間,全國首個獲批上市的治療新冠肺炎藥物誕生臺州——海正藥業與沈倍奮院士合作研制出一款名為“法維拉韋”的藥物——這是“院士之家”平臺助力企業升級的生動注腳。
被授予全省首批浙江“院士之家”的臺州“院士之家”,正著手實施總部“臺州院士創新中心”功能定位和建設規劃,聚焦創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實踐,拓展“院士之家”平臺的服務功能。通過資源導入、活動導入、項目導入,輻射臺州 9 個縣(市、區),實現從“引才”到“促產”的賦能提級。
“去年,吳豐昌、何季麟、譚建榮等27位院士入駐‘院士之家’,進‘家’院士累計達到62人。醫療衛生、醫藥化工、新材料、建筑、文旅、農業農機等28個院士科技攻關項目也相繼落戶。”臺州市科協負責人告訴記者,到2023年,目標引進科創平臺 5 個、國家學會 30 家、省級學會50家;新建國家級學會服務站 20 個、省級學會服務站30個。
今年,臺州市科協還將實施“全國全省學會智匯臺州”行動:對接50家以上全國全省學會,新建5家以上國家級學會服務站,舉辦10場以上的“十四五”茶科技與茶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等全國性高端學術活動。
目前,臺州新達成20余個院士合作項目,舉辦了中科院科普與教育專委會年會、中國創新設計大會、上海院士臺州行、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臺州分會、中國科協海智專家臺州項目對接會等各類活動10余場。“十四五”期間,將柔性引進百名院士,推動百個科技項目落地臺州,舉辦百場院士活動。
啟動區域創新聯盟
資源、人才開放共享
今年,臺州市科協積極謀劃與上海市楊浦區科協、江蘇無錫市科協、安徽銅陵市科協、寧波市科協、嘉興市科協的深入合作,共同參與“科創中國”長三角區域創新組織,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推進區域性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建設,爭取平臺總部、分支機構落地。
具體而言,當地將借助于承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院士專家懇談會、浙江省大灣區建設院士專家戰略咨詢會,導入長三角助力創新聯盟資源。
同時配合中國科協、浙江省科協組織實施“百城千會萬企”服務行動、區域創新服務行動、數字化提升服務行動、千名專家進萬企服務行動等,推動建設產業聯盟、技術聯合體、產學研聯合體、學會聯合體、學會企業聯合體和企業科協聯盟等創新融合組織,帶動國家級、省級各類科技、金融資源融入臺州。
預計到2023年,臺州將進一步完善“問題庫”“成果庫”“人才庫”,排摸 百個產業需求、千個企業技術需求,開展各類學會、院士專家進園區、企業1000場次。
在國內搭建區域聯盟的同時,臺州還將發揮臺州海智計劃基地、引才工作站、科技社團等的作用,積極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包括:推進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支持國內科研院所、企業與海外創新團隊共建科研工作站,建成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海智項目路演、科研成果發布、科學家與企業家對話等形式,建立科技成果線上定時發布工作機制,搭建服務企業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流通落地轉化。
至2023年,臺州將舉辦海智項目10 場次對接活動 ,引進 15 個以上的落地海智項目,開展10 個以上的國際醫學合作項目。
“三長”領銜示范項目
扎根基層擔當科技服務主力軍
在中國科協“3+1”試點基礎上,2017以來,臺州結合當地實際,牢牢把握群團改革工作契機,接長手臂、形成鏈條。抓住基層醫院院長、學校校長、農技站站長“關鍵少數”,提出“三長”領銜示范項目的工作模式,帶動“農、醫、校”三大領域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健康臺州,建成覆蓋縣鎮村三級科協組織網絡,直接打通末梢循環。
三類“關鍵人物”輻射醫務工作者、農技人員和中小學教師三支基層分布最廣泛、渠道最暢通、專長最實用、聯系群眾最緊密的專業隊伍,借力帶動項目,成為扎根基層、手臂加長、鏈條延伸、作用具體化的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迄今共收到各領域項目465個,評出臺州市級“三長”領銜示范項目26個,涌現了“農情輕騎兵”“哪吒新生ADHD幫扶”“慢病延續性護理服務”等多個優質項目,為基層群眾開展各類服務1900余場次,惠及群眾逾60萬人。
2020年11月,浙江省科協“三長”試點工作交流會在臺州召開,標志著“三長”項目領銜制向全省推開。
臺州市科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集聚更多優秀的“三長”加入科協隊伍,撬動更多項目在臺州大地落地生根、遍地開花,打造臺州市科協品牌工作的金字招牌;探索項目領銜制2.0版本,即吸納“三長”加入科技服務團,參與“百家學會聯千企(村)、千名專家助萬企(村)”活動,并擔當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