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MAQI,電腦縫紉機維修
美機MAQI,電腦縫紉機維修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吳吉靈
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面向全球約197個國家出口各類縫制設備,近五年年均出口額約為27.7億美元,約占全球縫制機械出口總額的56%。其中工業縫紉機是我行業出口最具優勢的品類,出口約占行業出口額的半壁江山。
我國縫制機械出口格局及變化
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大國競爭和博弈等因素綜合影響下,海外服裝、鞋帽等產業規模在持續壯大,對工業縫制設備的需求持續增長。十余年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出口一直保持溫和增長趨勢,自2013年以來,行業出口額開始進入20億美元區間。受海外主要國家財政寬松刺激、外需集中釋放、疫情影響加大備貨等因素帶動,2021年行業出口大幅增長,首次突破30億美元大關;2022年達到3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以2022年出口數據為計,亞洲市場約占行業出口的68.11%,是我國縫制機械出口的主要市場,其它各大洲占比均不超過10%,大洋洲市場僅占行業出口的0.62%。從近五年來看,我行業對世界各大洲出口的復合增長率均保持增長,其中對亞洲、非洲保持個位數的中低速增長,對拉丁美洲、大洋洲則保持兩位數的中速增長,從出口體量來看,亞洲、拉丁美洲、非洲的市場潛力較大。
2023年1-7月我國縫制機械出口概況
進入2023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形勢更趨復雜,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沖突持續、通脹壓力猶存、加息周期延長、金融體系動蕩等抑制因素持續存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鞋服庫存高企,需求集體下滑,全球紡織服裝進出口需求明顯收縮,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出口帶來較大沖擊。
據國家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7月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17.07億美元,同比下降17.15%。其中,工業縫紉機出口量大幅下降11.30%,家用機和縫前縫后設備穩中有增,刺繡機出口數量逆勢增長32.64%,成為今年行業出口的重要亮點。
在行業前20大出口市場中,我行業對以承接歐美訂單為主的東南亞主要市場出口均普遍下滑,僅對土耳其、俄羅斯、巴西、烏茲別克斯坦、墨西哥、吉爾吉斯斯坦、阿爾及利亞7個市場出口額呈現同比增長態勢。
總體來看,行業今年出口仍好于2019、2020年,接近2021年行業同期出口水平。行業出口的階段性下行,是向疫情后行業正常出口水平的理性回歸。相信在中國經濟持續回暖、歐美鞋服庫存消化殆盡、全球通脹和加息持續放緩等積極的形勢下,2024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出口將迎來企穩回升的重要機遇。
我國縫制機械出口四大機遇
1、巨大的存量市場將持續釋放穩定的更新換代需求。
經過近十余年發展,海外市場逐步過渡到以存量為主、增量為輔的發展格局。初步估算海外市場的工業縫制設備存量超過6000萬臺,每年更新換代需求不低于400萬臺,加上新建工廠、擴大產能等疊加,每年500萬臺將是未來需求常態。
2、海外市場具有技術升級、產品迭代的重要發展紅利。
隨著海外人工成本的持續提升,各國鞋服加工行業競爭加劇,將加速推動通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來重塑比較優勢,對自動化、智能化、高效的縫制設備需求將進入中高速發展期。
3、海外提升經濟、擴大紡織服裝內需的潛力較大。
中低收入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的50%,隨著國家經濟持續增長、人民收入和消費潛力的增大,很多紡織服裝出口代工為主的國家,將會不斷釋放出強大的內部需求,各種中小型、以內需為主的民營服裝加工業將會迅速涌現,對縫制設備需求將會穩步增長。
4、海外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重構催生市場機遇。
紡織服裝產業正開啟第五次全球大轉移,向勞動力更豐富、制造成本和關稅更低、更加靠近消費市場的地區轉移。特別是逆全球化趨勢下,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面臨產業鏈供應鏈再次重構和調整,采購多元化、近岸化、安全化等成為重要趨勢,產能轉移、工廠新建、產業布局等將催生更多的設備更新換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