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 浙江中小企業并無大量停產
融資難、稅收高、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關于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大量停工、半停工的報道最近屢屢見諸報端和網絡。真相究竟如何?浙江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之聲采訪時表示,目前浙江并沒有出現大量停工停產現象,但融資難確實是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最核心問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說,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眼下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大量企業處于停工、半停工狀態。但當記者就此采訪浙江中小企業局綜合處處長蔡章生時,蔡章生卻楞了一下,笑著說,好像浙江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沒那么悲觀吧。
蔡章生:08年那次我們印象比較大,這次還好吧。不能聽他們哪一個企業講怎樣怎樣,至少到現在為止沒有這個情況,我所知道的沒有這么嚴重。停產、半停產平時也有,中小企業嘛這樣那樣的困難都很正常,因為都是個體私營企業嘛。
寧波甬南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營也給了記者同樣的答復。
林營:我們這里看上去都還可以的,沒有什么倒閉的,基本情況都還可以。
不過,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似乎沒那么淡定,在他看來,雖然現在還沒有出現中小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但在融資、稅收、成本上升等各種壓力下,企業其實已經只是在苦苦支撐,融資或許就是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德文:這些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是使得企業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它可能是溫水煮青蛙,不煮不發揮效應,融資難可能會成為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融資難它是急性的,因為你資金一下子斷裂了企業可能馬上就停工了或者倒閉了。
周德文的話似乎說到了林營的痛處。他向記者抱怨,這幾年實業投資的回報一直在下降,如果沒有外部融資,單靠自身積累企業很難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大,更不用說技術改造和產品的轉型升級。
林營:企業要投資,要技術改造啊,要擴張,投資新的項目,要升級,這個都是說說的,你沒有錢你升什么級?一定得有一定的利潤,每年投資技改,這個企業才能進步,企業現在基本上都是吃老本了,現在銀行的銀根又這么緊,利息又這么高,誰會再去投資啊?
就在5月初,工信部已通知各省市主管部門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涉及中小企業資金缺口、民間借貸實際利率、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中小企業戶數等16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