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紡院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常州地處長三角的中心地帶,紡織業的轉型升級也促進了紡織院校探索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教學方法。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項目課程為主導”的專業改革與教學管理,通過“產品化項目課程”的實施,使學生的設計創意與工藝技能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顯著提高。
一個項目從設計開始到制版、工藝、縫紉,最后到成衣,完全由學生親自完成。
從服裝設計課程到女裝設計課程、男裝設計課程的轉變,一字之差反映了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理念上的根本轉變。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依托行業、企業,共同開發以工作過程體系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推進了以“項
目課程為主導”的專業改革與教學管理,構建了以女裝設計與工藝等五個項目課程體系。該項成果獲得了“紡織之光”
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融合+項目+市場 一個項目貫穿所有課程
服裝設計專業開設于1984年,那個年代,常州周邊的服裝企業大多以貼牌加工為主。進入新世紀以來,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企業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產品開始細分了,有的開始做自己的品牌,有的專做女裝。從2001年開始,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也升格為大專。站在新的平臺上,面臨新的產業環境,學校如何發展?“只有改革一條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院長馮國平在全院大會上提出這樣的要求。
常州有許多職業學校,基本是偏重于服裝加工制造環節。“我們是靠藝術起家的,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把服裝和藝術結合起來,發揮自己的優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服裝系主任曾紅帶領教師們到全國各地高職院校取經,結合自身的情況,提出了“項目化課程教學”的新思路,并采用“融合+項目+市場”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融合”指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融合,藝術創新與生產技術的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融合,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鑒定的融合。
“項目”指根據服裝企業工作過程,將專業教學內容分解成6個項目,項目教學的內容部分來自于企業,部分來自于模擬仿真,通過項目引領教學過程,并按照項目進行教學管理和考核。
“市場”指按照“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的原則,服裝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規格來自于市場,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依據于市場,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返哺于市場,學生就業與創業能適應市場需求。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規格的無縫對接,做到人才培養“源于企業,用于企業”,使學校、企業、學生三方都得益。
思路明確了,教學方案也隨之調整。一般學校的項目化教學采用的多是一門課程一個項目的做法。而在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一個項目貫穿于所有專業課程中。原來的服裝設計課程細分為女裝設計課程、男裝設計課程、童裝設計課程。“以前服裝設計課程完成后,到下面的工藝課并不是前道設計的服裝。”曾紅說,設計與制版、工藝完全脫節,學生的成果就是交個效果圖,基本是紙上談兵。而現在不同了,一個項目從設計開始到制版、工藝、縫紉,最后到成衣,完全是學生親自去完成。“一個項目下來需要100多個學時。”
教學內容企業化 學生能力復合化
在談到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的好處時,曾紅介紹說,這樣使課程內容“企業化”,教學過程“生產化”,使學生能力培養復合化。
教學內容“企業化”就是根據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整合、序化工作中的任務為項目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內容的設置始終圍繞服裝企業工作內容而展開,使教學置于職業崗位工作情境中,既體現理論學習的適用性,又體現工作崗位的針對性。
項目化課程的實施以企業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將知識與技能融合,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融合,以工作任務的完成過程作為實踐教學的核心,實現教學過程的“生產化”。
項目化課程教學還把更多的目光瞄向了品牌運作。教學中專門安排課時模擬企業品牌服裝的運營過程,教師以任務導入、組織市場調研、互動研討、設計制作、教學點評等完善提高學生的實際運作能力,使教、學、做一體化。教師還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有:項目驅動、任務引領、案例分析、研究討論等方法,并通過技能鑒定考試、技能大賽、校企合作產品開發等途徑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能力。
校內外實訓基地 專注提高崗位能力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常州高職園區,緊靠行業,聯合企業,整合校內資源,建設了集教學、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生產于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包括服裝技術中心、服裝CAD中心、藝術與服裝實訓基地等。近年來學院投入巨資購置專業實訓設備,為基地配備了在行業中占有主流和領先地位的多種服裝CAD軟件、自動化裁床等設施。學院還完善了服裝創意、立體裁剪、服裝制版等實境工作室,有效地擴大了師生提高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活動空間,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
學院還多層次、多渠道開發校外實習基地。通過與江蘇老三集團等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合作,建立了能滿足學生頂崗實習要求的緊密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預就業為目標,根據校企需要定期接納服裝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實訓、實習活動。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有力地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該項成果已經在2008級、2009級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全面實施和應用,通過“產品化項目課程”的實施,學生的設計創意與工藝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融合與提升。2009年以來,服裝設計定制高級工通過率達到96.7%,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