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奢侈品的興奮劑
近日,意大利奢侈品生產商Prada(普拉達)發布財務報告,公布了截至4月30日近3個月綜合業績。該公司季度銷售凈額達6.87億歐元,同比增長47.9%;其中大中華區(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市場銷售增長率達53.7%,同店銷售額上升24%。
奢侈品市場的回暖似乎成為了今年的熱議話題,各大品牌捷報連連,這些財務報告證明了奢侈品市場開始走出低谷。2009年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在龐大的金融危機的壓力下,奢侈品行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各大品牌與百貨公司的財物報告紛紛出爐,直觀地印證了受沖擊的奢侈品行業直挺挺地進入了冬天。
這次金融危機就像一盆涼水直接澆在急速膨脹的奢侈品行業頭上,不只是萎縮了市場,也冷卻了人們的消費狂熱。Burberry首席設計師談及金融危機對品牌的影響時承認,頂級品牌服裝的價格在過去10年中過度膨脹,現在正是重新調整價格的好時機。
危機促進了這個行業的洗牌。往往逆境中爆發的生存能力是巨大的,奢侈品巨頭們開始思考市場問題,并且各顯神通扭轉低迷的局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孫一民博士稱,奢侈品消費可以說是一種美好環境下的消費現象,延續至今的金融危機會影響一部分奢侈品消費人群的實際收入和心理,這會影響到對奢侈品的消費,但這個行業的核心顧客群仍然存在。
總結近期各大奢侈品牌公布的財務報告,戰績斐然。
意大利Giorgio Armani(喬治·阿瑪尼)集團的財務報告顯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該集團2011年營業利潤上升了23.2%達2.818億歐元;銷售額增長了13.6%至18億歐元。亞洲地區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力,在中國的銷售額增加了45%。
法國奢侈品制造商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集團公布的財務報告稱,該集團2011年業績創新高,全球銷售額達237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16%;凈利潤達30.65億歐元。從地區來看,亞洲銷售額增長最為強勁,增幅達27%。
如此看來,亞洲市場成為了這場革命里的功臣。正所謂有容乃大,亞洲市場以其強大的包容性和相對單純的奢侈品銷售狀態等優勢,成為了各大品牌爭搶的一塊“肥肉”。事實證明,亞洲市場確實是一支興奮劑,拉動奢侈品市場在短短兩年時間就走出低谷。
但下一個兩年呢?俗話講“狼多肉少”,大環境又在風云變幻,這支“興奮劑”的效力還能持續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