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零部件企業變革不利因素分析
由于縫制設備使用周期長,市場需求變化大,極大部分的零件企業對整機企業依賴性較強,跟隨整機企業而變化,企業缺乏應有的市場應變能力。同時,極大部分零件企業產品優勢、成本優勢不明顯,缺乏應有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造成縫制設備的發展十分被動。
市場低迷時,尋求多元化發展比固守主業來得更實際更易見效,在零部件行業全線進入低速發展周期時,是否在縫制設備領域繼續投資、投多少,都成為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未來,下游市場對零件的需求日趨精密化、科技化、穩定化,要想貼合這一需求趨勢,所付出的高額成本難以短期見效、短線收回,因此從實際情況是目前來看,多數企業持續升級、投入的意愿并不高。
從服裝產業來看,其對縫紉機需求必然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調整,導致的結果肯定是價增量減,2007年行業總產量的歷史高度已一去不復返,行業未來的產量將會進一步下降。以平縫機為例,普通平車大幅減少,電腦平車迅速提升,導致平車零部件的需求量越來越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更是未來的趨勢。
當前“低成本業務模式已經難以維持,未來的生存發展需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實施質量戰略,推行品牌競爭”的理念成為廣大零部件企業的共識。但是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進行長期而巨大的財力、人力、物力、時間投入,鑒于行業不甚明朗的發展趨勢,更多企業選擇維持現狀,節源縮支的保守觀望態度。但是縫制設備要發展要抵御國外縫制設備的市場挑戰就應該靈活的適應市場的變化,不變則死變則動,縫制設備制造企業只有變被動為主動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才能抵住市場的競爭。
上一篇: 2013年中國縫紉機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下一篇: 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外向型轉移的現實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