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產品助企業成功轉型
除了名字和迪斯尼的“小丑魚”類似外,廣州的“小丑魚”擁有純正的本土血統——作為淘寶網店“T400”的主打拳頭產品,這條中國“小丑魚”在過去的兩年中銷售累計超過10萬件,吸引消費者的原因很簡單:每條到手的小丑魚都可以是獨一無二的定制產品。
記者近期在采訪中發現,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小丑魚”現象在珠三角的中小企業中越來越常見。借助日益成熟的網絡數據交換、網絡市場調查和物流配送體系,這些企業正從依賴轉接大廠訂單的大路貨式生產向個性化生產上轉變,在這一進程中,不少企業開始擺脫以往憑借廉價勞動力爭取市場的發展模式,走上了依靠創意設計和特色市場營銷爭取市場的發展新路。
T400的負責人古歌說,和傳統企業提供的產品定制不同,當下電子商務企業所提供的個性化生產是全生產鏈的個性化服務,“以情侶戒指為例,我們現在可以按照顧客提供的設計圖片制作出蠟板,再反饋給消費者,再按照他的意見進行修改和生產;即使是批量制作的商品,我們也提前公布設計圖樣,再根據網絡產生的各種‘大數據’快速修改方案,最終決定生產哪類產品,這種模式是傳統制造企業所難以做到的。”
據記者了解,另一家中小企業茵曼服飾也采取了這種以“消費者驅動”為突出特征的個性化生產方式,企業依靠網絡調查從300種款式的服裝中篩選出180種最受市場歡迎的款式進行個性化生產,取得很好銷售業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制造的特征就是產能龐大、成本低廉,但隨著消費者行為日趨個性化,將傳統經濟領域的一些營銷手段和互聯網加以結合,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制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勝的關鍵所在。”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圣教授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企業也開始轉向個性化生產。據介紹,去年九月,海爾集團就根據百萬網民的投票結果,生產了一萬臺定制彩電。從網友投票到下單、生產、配送、安裝,整個過程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結果不僅是該產品銷售一空,還為企業其他后續產品的開發提供了重要借鑒。“個性化彩電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因為消費者可以親自決定這些商品的外觀、功率、功能。”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張鯤鵬說,“這也有利于企業不再盲目地推出新品。事實上,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決定產品樣式,已成為不少淘寶店家的選擇”。
記者注意到,不僅內銷市場如此,外貿企業也紛紛在個性化服務上用盡心思。在剛剛閉幕的第113屆廣交會上,廣西三環風格迥異的陶瓷產品格外引人注目。據負責人介紹,他們是根據出口市場的需求進行不同樣式的定制生產。例如,繪有抽象派人臉圖案的瓷器主要出口俄羅斯,色彩明快、鮮艷瓷器主要出口意大利,圖案簡潔、色澤淡雅的瓷器面向歐美地區,青瓷系列則主要面對東盟市場,“客戶很歡迎我們的新產品,我們未來會在個性化生產上投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