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年開局不利
2014年公布的第一撥數據以及經濟學家們的預期表明,從去年12月份開始的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延續至了新的一年。
中國數據愛好者不得不面臨年初經濟數據匱乏的現實。農歷新年假日(有時在1月份,有時在2月份)會導致大多經濟數據失真,為避免錯誤的信號,中國將1月份和2月份的大多數數據合并,這意味著這些數據要等到3月份才會發布。
但目前獲得的多數信息均指向一個方向:下行。
中國政府和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表明,1月份制造業和服務業活動均喪失動能。匯豐1月份中國制造業PMI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跌至50下方(表明制造業活動萎縮)。中國官方制造業PMI盡管仍處于50上方,但也只顯示制造業活動微微擴張。
今年1月份全球市場大幅下挫,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縮減貨幣寬松政策以及中國和美國發布的疲軟數據影響。阿根廷貨幣貶值以及土耳其的政治動蕩也破壞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貨幣和股票的興趣。
定于周三公布的中國1月份出口數據可能會顯示出口增長步伐大幅放慢。但這并非因為當月出口突然減少,而是因為2013年1月份的數字可能被夸大了。
考慮到這一失真因素,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11位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中值為,1月份出口僅同比增長0.1%,去年12月份為同比增長4.3%。1月份進口預計僅增長3%,增速低于去年12月份的8.3%,這使得中國的巨額貿易順差仍將持續。
通脹可能略有下降,據《華爾街日報》調查,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僅上升2.3%,低于去年12月的2.5%。食品價格在假日期間像通常一樣上升,但產生的影響較為溫和。2014年1月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Agricultural Wholesale Price Index)較上年同期低1.2%。
銀行很可能在忙碌中開始新的一年,新貸款額度的發放引起了傳統上的1月份貸款熱潮?!度A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今年1月份銀行發放的新增人民幣貸款 額可能達1.1萬億元(合1,80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雖然遠遠高于去年12月的人民幣4,810億元,較2013年1月份的1.07萬億元卻只是小幅上升。
考慮到眼下市場利率升高,監管機構采取行動抑制放貸熱潮——在其他國家幾年來面臨疲弱增長之際,放貸熱潮推動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因此上述貸款狀況可能反映出了政策的變化。經濟學家們現在認為,如果中國不想出辦法應對債務問題,金融體系有可能被債務壓垮。
中國央行一直在收緊流動性,希望逐漸降低貸款增長。銀行間拆借利率連月來波動很大,該利率受央行對貨幣市場的常規干預影響,同時也受銀行對流動性的需求影響。基準的七天回購利率(放貸環境的一個關鍵指標)在新年假期前達到6.58%的峰值,原因是人們提取大量現金用于購買禮品和旅行,而銀行則倉促地滿足這一需求。
不過,相比去年令市場恐慌的幾次嚴重流動性短缺(當時中國央行插手干預、緩解流動性不足的行動較為緩慢),上述利率飆升的幅度仍相對緩和。
瑞銀(UBS)經濟學家胡志鵬(Harrison Hu)說,中國央行似乎吸取了不久前的教訓,更迅速地采取行動,在必要時提供了流動性支持,并加強了與市場的溝通。
如果中國要安然度過美聯儲縮減刺激政策的階段以及最近的市場動蕩,監管機構將必須保持這種平衡行動——在推高市場利率的同時,又不能引發監管部門希望極力避免的那種危機。
上一篇: 何燁理事長赴蘇南地區調研
下一篇: 潛江紡織服裝業再遇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