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縫企創新融資租賃模式 推進服裝企業提檔升級
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產品日新月異,全球經濟趨于一體化,市場競爭將變得更為激烈。然而長期以來,處于市場開拓和培育階段的民營中小企業,因自有資本有限,發展嚴重地受到金融瓶頸的制約。其中比較典型的就包括縫制設備企業和服裝企業,這兩類企業是行業內的關聯企業,卻都有各自的“煩惱”。“賒賬”困擾該行業生產鏈條上的上游縫制企業的發展,“用工荒”則催促下游服裝企業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武漢縫企率先創新融資租賃模式,推進服裝企業提檔升級。
武漢服裝產業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步發展,曾一度風行全國,但經30多年市場打拼后,至今沒有一家上市公司,為重振“漢派服裝”,2014年初,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武漢市振興服裝產業專項規劃(2014-2019)》,2019年武漢市服裝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戶數達200戶,實現該《規劃》服裝企業就必須競進提質、升級增效。
“目前,武漢市服裝企業有16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僅50家。而在杭州、青島和寧波等服裝業發達城市,規模以上企業分別達到1250家、748家和437家,除產品低端化、同質化影響武漢服裝產業的發展外,資金也是困擾服企發展的一道難題。”武漢市服裝商會秘書長李群寶向記者表示,湖北的服裝業正在從常見的幾百人小廠向上萬人的大廠發展,加上沿海紡織服裝產業東轉西移,未來幾年將是湖北省縫制設備行業發展黃金期。
面對資金難題,融資租賃這個頗為時髦的發展路徑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并付諸實踐。
“一邊是服裝企業需要資金,一邊是銀行有錢不敢貸,如何破解這一瓶頸,近幾年來,我們摸索縫紉設備融資租賃之路,大膽實踐,實現了縫制設備生產企業、服裝企業和中間商的多方共贏。”這是武漢遠久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伏向記者介紹的。
據介紹,3年前,武漢遠久就率先在行業推出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為不同服企“定身量做”融資租賃解決方案,截至目前讓200多家服裝企業受益,其運營模式為“零首付+36期+無理由退貨”縫紉設備融資租賃。
武漢市服裝商會秘書長李群寶認為:“融資租賃將融資和融物合為一體,其程序簡單、租約靈活等特點,受到服裝企業普遍歡迎,近幾年來,武漢遠久縫紉設備有限公司致力于為服裝企業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系統的融資租賃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推進了武漢服裝企業競進提質升級增效,而且對‘用工荒’還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據《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藍皮書》顯示,2013年融資租賃公司突破了1000家,達到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83.2%;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突破2萬億大關,達到21000億元,比上年底15500億元增加5500億元,增長幅度為35.5%。
身兼武漢縫制機械商會會長、武漢市服裝商會副會長、武漢遠久縫紉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多職的周文博向記者介紹:“融資租賃行業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融資租賃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增加中小企業籌資的渠道;有利于形成大型企業集團,以大企業為核心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切實幫助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推動小企業共贏共成長;”
周文博還表示,融資租賃未來將進入行業發展的關鍵期,融資租賃持續發展在保證資金供應鏈同時,必須做好風險控制,未來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將面臨行業內部挖掘持續發展潛力和行業外部尋求有利政策環境兩個主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