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中國服裝論壇在京開幕
國家的發展和競爭力的塑造,歸根結底是建立戰略的高度和集成智慧并形成有序的行動。腳步走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看到;眼光看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達到。走過20年的中國服裝論壇正是這樣一處中國服裝產業先進理念和發展模式的重要策源地。
3月29日,第20屆中國服裝論壇如約而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壽增、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毛繼鴻、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明、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大連思凡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總裁周嚴等等嘉賓,為了同一個主題而來——“直面消費的品牌產品”。
“我們陪伴中國服裝品牌走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20年,是地覆天翻的20年,環境的變遷、技術的躍變、商業格局的蛻變,新舊更替、分裂融合,造就了今天繁榮的中國服裝生態。”在29日的開幕致辭中,孫瑞哲點評說。而對于本屆論壇主題“直面消費的品牌產品”,他解構為三個關鍵詞:直面、消費和品牌。
——直面。意味著我們要立足當前并擁抱未來,我們必須了解、面對、適應乃至掌控緩中有快、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的新常態。一個既令人心動又使人躁動的現實是:線上線下消費并舉已成為消費方式新常態,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紡織服裝占全部網購四分之一以上份額,2014年服裝網購達6153億元。問題不僅是線上線下并舉的商業模式選擇,網上購物的蓬勃發展所帶來產業生態的巨大改變,“互聯網+服裝”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橫向整合和縱向重塑才能實現跨越發展。我們準備好沒有?
——消費。我們必須做出路徑選擇,戰略上是迎合消費還是引導消費,戰術上是被動接受消費群體選擇還是主動選擇消費群體。我們要進一步解碼消費密碼。2014年的里程碑事件是聚美、京東、阿里相繼在美國上市,標志著互聯網消費由小眾行為變成大眾行為。80后和90后已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是中國服裝業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主力推進者。應當說,服裝作為服裝必需品的剛性需求時代已成為歷史,時尚型、功能性、生態安全性能成為新的消費特征,我們準備好沒有?
——品牌。品牌決定著中國服裝產業升級的命運,也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中國人的生活質量。品牌應該成為美好感覺的傳播者,成為美好生活方式的推動著。品牌應當有自身的風格表達,但脫離消費需求的時尚宣泄不可取,過于自我地塑造溢價能力和營造抗風險能力的品牌無法長久。注重責任與體驗,學習交互方式的優化,謀求更高效率的商業模式。我們準備好沒有?
圍繞主題,本屆論壇輪值主席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壽增發布年度觀點:“中國服裝企業做優質時尚提供商,一針一線地將東方文化物化為當代人穿著的服裝,潛力是無限的。”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圍繞新常態的經濟與企業展開話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將發生根本性轉換。”“長時間的低成本時代已經過去,企業要完成創造供給到創造需求的轉變。從制造到創新,從研究到開發。”等等觀點引發認同。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當代藝術家朝戈,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寶級文物學家、考古學家孫機則從藝術審美、服裝史學等角度帶來思想激蕩:“美是有潛力的,既簡單又復雜,因此要能夠體現他的深度,長久的審美產品才是價值所在,才是最高境界。”
上一篇: 2015中縫協家用機推廣活動--鐵四社區
下一篇: 機器人產業再遇政策“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