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CEO稱制造業大舉回流是“幻想”
阿迪達斯(Adidas)首席執行官羅思德(Kasper Rorsted)表示,亞洲基礎深厚的供應鏈,令制造業大舉回流發達國家自動化工廠的前景成為一種幻想。他說,這一論斷適用于整個運動服裝行業。
羅思德上周在訪問亞洲期間表示:“我們的生產布局90%位于亞洲。我不相信制造業會成規模地回流歐洲,這么想完全是一種幻想。”羅思德的這次訪問是他去年10月接掌這家德國企業后對亞洲的首次訪問。
阿迪達斯的確計劃提高在德國和亞特蘭大配備機器人的全自動“快速工廠”(speed factory)的產量。本月,阿迪達斯還宣布與硅谷初創企業Carbon合作,以更快的速度生產帶有3D打印鞋底的跑鞋。
不過,羅思德表示:“我不認為在今后五到十年內會實現全面自動化。”他還表示,亞洲的半自動制造仍顯著快于任何3D打印技術。上述自動化工廠每年將生產大約100萬雙鞋,這只占該公司每年在全球銷售的3.6億雙鞋的很小一部分。
阿迪達斯最大的市場是美國。在美國,企業正面臨特朗普(Trump)政府的壓力,要它們宣布在美設立制造基地。
羅思德說:“(遷)到美國,你從中得到的唯一東西可能是政治利益,你將遷入一個你無力干好的市場。僅從財務角度講就非常不合理,發生的可能性極低。這一點適用于整個行業,我并不只是在說阿迪達斯。”
他說:“你將看到的是用復雜的制造技術為很小的一個細分市場生產鞋子,而接下來你將看到的是那些復雜的制造技術被帶回到中國。”
中國不斷上漲的工資和不斷增多的勞資糾紛,已促使許多服裝制造商將生產從這個亞洲制造業龍頭遷往南亞和東南亞國家。
不過,中國是阿迪達斯去年增長最快的市場,銷售增幅達到28%。而且阿迪達斯預期,中國市場今年將保持“兩位數”增長。這令阿迪達斯有更大的動機留在中國。
羅思德表示:“為什么你會在中國生產?由于中國的市場規模,你希望快速進入這一市場。我不關注中國的工作崗位,我們在中國一直是工作崗位的凈創造者,但這些工作崗位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他說,亞洲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會提高,但在生產阿迪達斯鞋子的大約120道工序中,仍有部分頑固地“抵抗”自動化。羅思德表示:“制鞋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搞出為鞋子穿鞋帶的機器人。我不是在開玩笑。這在今天仍是個完全手工的工序。沒有技術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