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首個智能西服工廠上線,規模和個性兼容
按照制作西服所需的各個部位,用4臺激光投影儀將面料形狀1:1的比例準確投射在10多米長的裁床上,一旁的工人手拿無線鍵盤和鼠標,對照面前的電子屏隔空進行“排列組合”。確認無誤后,自動化切割刀具就在事先鋪設好整塊面料的裁床上“依樣畫葫蘆”,整個過程僅需40分鐘,一套西服所需的全部面料就能切割完成,耗時比原來縮短三分之一。
這一幕充滿未來感的生產場景,就發生在雅戈爾的“智能車間”里。今天,通過引進智能化設備以及自主設計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歷時1年半、首期投資2億元改造的精品西服車間正式在雅戈爾亮相。
走進車間,一股“智造”新風撲面而來: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車間里,上百件西服、西褲,像極了接受檢閱的士兵,整齊“列隊”等待被吊掛系統運送到各個工位;在工位上,每個工人都會按照面前PAD提供的工藝提醒,分別對西服面料進行收省拼側片、前片推門等工序;此后,吊掛系統會根據衣架上的二維碼對西服和西褲進行掃描配對,確認顏色、尺碼無誤后,再成套運送到一樓倉庫。
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之后,智能車間實現了“規模化”和“個性化”的兼容。雅戈爾生產部副總經理章凱棟告訴記者,改造完成后,訂單反映周期將大幅縮短,大貨生產周期從45天縮短到32天,量體定制周期由原先的15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特殊情況下單件定制周期甚至能縮短至2天。
同時,通過智能分工,智能車間可以實現不同工藝要求產品的“混流”生產,正式投產后個性定制服裝占比增至30%以上,精品服裝生產總量由12萬套/年提升至13萬套/年,充分滿足新消費時代個性化需求。
上一篇: 寧波:探尋縫機零部件高質量發展路徑
下一篇: 《工業用縫紉機計算機控制釘扣縫紉機》順利通過“浙江制造”標準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