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越南、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四國最低工資標準:孟加拉最低!
最近工資上漲成為了很多工廠討論最多的話題。
很多人認為,最低工資的上調所帶的加班費,五險一金等增長能讓員工獲得更多的工資,進一步增加消費需求。相反,也有不少人認為,最低工資的不斷上調將會導致企業人工成本上漲,增加企業負擔的同時也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尤其是最近幾年不少品牌以及買家,逐漸搬遷或轉移到人工成本更有吸引力的東南亞就是有力的佐證。
那么國外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到底是怎么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柬埔寨
- 支柱產業
成衣和鞋類一直是柬埔寨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出口外匯收入的72%。而歐盟繼續站穩柬埔寨成衣和鞋類最大出口市場地位(占46%),其次為美國(占24%)。
目前,許多品牌如Uniqolo優衣庫,Adidas阿迪達斯,Gap,H&M等均在柬埔寨設廠生產,給當創造了許多變業機會。
- 特別注意
投資設廠當地,除了廉價的勞動力,就是要考慮工人罷工帶來的隱形成本。因為當地法律規定,只要3個工人就可以組工會,實施勞資談判。
- 紡織業概況
越南和中國一衣帶水,有著類似的東方文化,因此有類似的貿易習慣和生產基礎設施。在紡織領域,有大量的針織的梭織800萬臺產梭機,現在有超過100個梭機廠,僅次于孟加拉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產國。
- 典型事件
Nike,Puma,New Balance和Adidas在5-7年前逐漸將能從中國向越南轉移。比如,2012年,阿迪達斯開始在越南投資設廠,目前越南已經成為Adidas阿迪達斯鞋類最大產能中心--生產了其品牌44%的運動鞋,而且將持續上升。
- 特色產業
除了越南低廉的人工成本,(盡管近年越南人工成本有所上升,但仍低于中國、泰國和印度)越南國內本身就具備發展成熟的制鞋業和完全備的供應鏈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 人口利好
農業是緬甸的支柱產,但緬甸的適齡工作人員非常多,進入制造業的服務業的心非常強烈,而且年輕,平均只有22歲。
- 基礎設施薄弱
基礎設施非常剝脫薄弱,交通不便,目前中緬合作緊密,依靠“一帶一路”,正在修建昆明到仰光的鐵路。此外缺少優秀港口,無法承擔超過4000噸以上的大船。交貨時比起其他目的地,更愿意開拓歐洲客戶。
- 特別注意
緬甸有著高達89%的佛教信仰比例,和與之匹配的全球最損金率。這意味著,國民將會拿出大部分的收入捐獻給廟宇。建議投資時將這個文化因素考慮進來。
- 支柱產業
紡織服裝業是孟加拉經濟支柱產業。成衣出口占外匯總收入80%,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盡管服裝行業里七大頂尖的面料工廠,都選擇座落在孟加拉國,但相對于成衣制造,中上游的紡紗、織布及染整等相對比較弱。
- 品牌買家
目前,孟加拉的年仔產品出中歐盟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中國。H&M、Uniqolo、Levi,s、Nike、HugoBoss、Puma、JC Penney等世界知名品牌均在孟生產或自孟進口牛仔產品。
- 特別注意
1. 孟加拉有280多個工廠進行聯合國的綠色認證。所有的審計報告在網站上都會進行公示,客戶都能共享和查詢。
2. 盡管服裝行業里七大頂尖的面料工廠,都選擇在孟加拉車。但相對于成衣制造,中上游的紡紗、織布及染整等相對比較弱。
不難看出中國的工人成本已經不占優勢,但是工人嫻熟的技術沙沙平,制造工藝,以及成熟的垂直領域和完備的供應鏈仍然是競爭優勢。
比如,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棉產國,在成衣制造越來越外轉移的同時,供應鏈上游的棉紡織業蘊藏了巨大機會。與東南亞各國互相整合,互為補充,也是一條出路,有句話說得好,合和共贏。
最重要的是,在工業4.0時代,傳統行業需要注入新鮮血液,尤其是服裝行業,去融合大數據,AI,移動等先進技術,去分析,預測市場的走向和喜好。對業務的正面增長助益巨大。(以后會陸續分析品牌如何做到的)這一點上,毫無疑問,中國遙遙領先。危機感我們一直都有,學習精神,我們也是從來不缺的。
據全球調查報告顯示,在未來五年,由于更低的競爭力價格,孟加拉將持續成為國際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服裝采購目的地。
隨著中國經濟向全球高端價值鏈移動,很顯然,在中國生產紡織品變得過于昂貴。孟加拉國與越南、柬埔寨一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最大受益者。別再說孟加拉國沒有存在感,它的吸金勢頭銳不可當!
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是敲開孟加拉國服裝業的大門,這次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服裝項目的第一大出口國—中國。
孟加拉國出口促進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至10月期間,該市場的增長率超過230%,價值超過2.21億美元。
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GMEA)副總裁穆罕默德·納西爾說:“我們目前在中國目睹的增長應該是很久以前發生的。” “但現在,市場正在開放。”
對貿易數據的進一步分析顯示,去年7月至10月期間,孟加拉國對中國的服裝出口額剛剛超過9400萬美元。這一年內增長到2.21億美元。
在2018年7月至10月期間,梭織服裝是主要出口產品,收到1.340億美元,同比增長232%。在此期間,針織品出口額達9100萬美元,增長率為211%。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對孟加拉國制造的服裝產品的信心逐漸增強。這是我們的功勞。我們預計出口將繼續上升到這個充滿希望的經濟體,“穆罕默德納西爾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產成本上升,中國的許多工廠都在轉換業務。根據行業利益相關者的說法,由于這個原因,買家將采取中國加采購策略 ,這對于孟加拉國或越南等新興服裝出口商而言可能過多。但是,它也將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