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廣東縫企復工進行時 ——商會調研疫情對會員企業經營情況的影響
近日,廣東省縫制設備商會開啟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會員企業經營影響的問卷調查》活動,調研的內容包括員工復工情況、復工所面臨的困難以及企業應對疫情所采取的措施。
此次調研活動商會累計收回126份問卷,從中綜合分析和歸納廣東省縫制設備行業目前的運營情況。(問卷收回截止日期為2月29日)
調查的企業基本情況
參與此次調研活動的廣東企業很大部分以商貿企業為主,部分生產企業涵蓋了智能縫制設備、特種機、無縫粘合壓條機、整燙設備、零配件生產、化工類等,根據本次調研企業營業范圍,以國內業務為主的企業占41.8%,國內外業務各半的企業占52.4%,完全以海外業務為主的企業占5.8%。
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受此次突發疫情影響,縫制機械行業開工明顯晚于往年,甚至部分企業依然處于停工狀態,復工日期待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月10日左右,參與調研的企業中僅10.48%的企業復工;2月17日,在各地復工政策逐步放寬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34.67%的企業開始復工;2月24日左右,已復工企業占比為74.19%。約25.81%的企業受企業規模、員工返崗、防疫手段等因素所制約,將在3月份以后再復工。
受此次突發疫情影響,縫制機械行業產能恢復明顯放緩。受企業返崗員工數量不足、上游產業鏈未復工、生產工序及人員的銜接與調整等綜合影響,至2月29日,參與調研的企業中員工返崗不足3成的占12.8%。(圖表1)
對今年的用工預期,招工難等問題將使企業在減員方面更為謹慎,參與調查的126家企業中有46.03%的企業表示在用工預期方面將保持不變,不會增員減員。(圖表2)
受疫情影響,目前國內外的市場仍未恢復,終端零售店鋪多數仍處于關閉狀態,在目前形勢下,受訪企業對一季度的營業收入預期較低,預計一季度營收下降的企業占88%,預計一季度營收增長的企業占5.6%。(圖表3)
同樣,對于今年的全年營收預期,受訪企業普遍認為將同比大幅下降,其中達70.17%的企業認為今年的全年營收將會下降。只有16.93%的企業認為今年的全年營收會有所增長。(圖表4)
受訪企業表示,現階段面臨的困難,主要包括復工流程審批過于繁瑣;復工復產所需的配套防護物資短缺;企業對復工復產的優惠政策類解讀不足,無發落實到實際操作;原材料等上游供應鏈出現斷鏈;交通、物流不暢;返工地社區、園區、小區、出租屋等封閉管理,限制返崗人員進入;道路封鎖、材料隔斷、或者公共交通暫停、員工回不來、返崗率低等等。隨著各地政府對復工復產的各項措施推進,將有望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企業復工期望獲得的協助包括:
1、減免專業市場店鋪的租金。
2、國內部分專業市場如廣州的中大布匹市場、廣州市海珠區服裝廠仍然處于關閉狀態,部分能開放的專業市場也只能公司員工正常上班,并不允許對外營業。希望相關部門按照疫情實際情況,給予這些專業市場、服裝廠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盡快復工。
3、提供有效的防護物資購買渠道,以便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4、及時提供國家關于疫情期間出臺的政策,并協助企業解讀落實到實際當中。
5、為應對疫情,建議商協會能通過展覽平臺給予幫助,為企業多進行宣傳,希望適當給予展覽補助,共同渡過難關。
企業應對措施
為盡量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紛紛采取各種應對措施。包括加快新產品、新服務的開發,嘗試新的商業模式;靈活用工,實施智能辦公、遠程辦公、自動化生產等;依托線上提供信息、服務實現價值;或以加班的形式彌補停產停業損失;有的企業還將部分的生產線轉移到國外……通過各種措施為企業渡過疫情期間的困難時期。(圖表5)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活動,商會進一步掌握了會員當中生產涉及疫情相關防護用品生產設備或原輔材料的企業。商會將根據企業的申報情況,為符合條件的會員發放商會工會聯合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
上一篇: “縫·創客”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青年企業家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下一篇: 助力復工復產 商會向會員免費派發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