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設備廠家分享檢驗鞋制品的小知識
在鞋廠,由于每臺的制鞋設備的情況都不一樣,導致做出來的成品會有好有壞,那么我們怎樣去辨別這些成品的好壞呢?制鞋設備廠家特意給大家歸納了29個小知識來分別成品的好與壞,讓你選購時不再糾結。
1、攀幫后頭形合楦形,幫腳平順,后踵弧度合楦;
2、依記號點做業,鞋頭高度、沿口高度、后幫高低、左右腳誤差不超過1毫米,否則做配雙處理;
3、頭形參照確樣,正常鞋頭處除鞋蓋外兩側邊距相近(可能稍偏內腰)為標準,如楦頭頭形兩邊厚薄相等時居中為標準,向內偏1毫米可接受,不可偏外腰;
4、明傷、發角不可接受;
5、不得有皺折、雞屁股狀況;
6、后踵線向內側整體偏1.5毫米可接受,不可偏外腰;
7、鞋口、沿口線平順,不可外高內低;
8、皮紋配雙;
9、港寶處貼楦、拔楦后不得變形;
10、嚴格按飛機板作業;
11、攀馬靴楦背處貼楦,插套板后靴筒平順,靴筒高度配雙;
12、破裂、素面鞋的鞋口破裂、針車線內(輕微)修復可接受,明傷處理時,在港寶位置可返修,無港寶處返修無效,做報廢處理;
13、溢膠:真皮不允許溢膠,布性面料、PU面料溢膠寬度1毫米內可接受;
14、開膠:內外腰兩側無沿條不受力處(無曲折處),開膠深1毫米,長1英寸左右,不需補腰,但大底需平順;
15、大底正歪:偏離0.5毫米可接受,密鞋依后跟處順楦頭后跟弧度標準內收1-2毫米的合理調整(盡可能接近中底棱角);
16、砂磨外露處理同皮料同一顏色,但表面要光滑清潔,不可有毛面;
17、大底波浪;
18、壓底機的壓力與壓時:在大底不變形的前提下,壓力、壓時越大越好;
19、鞋頭等幫腳處爆開不可。
20、不可有明傷(鞋跟出釘、鞋面破損);
21、前后踢:前踢不可,后踢2毫米可接受,高跟、細跟不可有前、后踢;
22、鞋頭長短、后幫高低、左右腳誤差1.5毫米可接受;
23、貼燙底平順、無包風;
24、大底烙印、印刷號碼錯亂不可接受;
25、色差2度內可接受;
26、后處理效果,比對樣品,光澤度均勻自然;
27、翹度:密鞋5-6毫米,后空5-6毫米,前空3-4毫米,前后空5-8毫米;
28、后段尤其需注意成品鞋的整體外觀須保持在楦頭的形狀,不可變形嚴重;
29、包裝規格檢驗:單腳、錯腳、錯碼、亂碼、亂箱、錯誤型體裝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