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針機斷面線問題的修理竅門
雙針機斷面線問題的修理竅門
某公司生產一款羊絨大衣,運用該種機器,縫線為日本進口絲光線。投入生產的第二天疑問接連不斷地呈現。首要表現為左面一根針不是跳針就是斷面線,依照針桿上的刻度調整旋梭勾線時刻,效果不佳;若提早或推延勾線時刻,再做幾件衣服后仍呈現上述疑問;調整線的松緊、旋梭鉤尖與機針的空位,仍是不能處理這個疑問。
當時機器的現狀是:拆開針板,漸漸翻滾機器,發現機針上升時,機針上的線環早已構成,并且跟著機針的上升,線環越來越大,等到針桿的下一邊刻度線與針桿下軸套的下邊沿重合,即旋梭正常勾線時,線環已大得傾向一邊,致使鉤尖無法正常勾住線環。由此可見,絲光線彈力太大,過早構成線環,致使線環太大而失掉穩定性,這是致使該機跳針、斷線等缺點的首要要素,及時打掃這些缺點的方法就是要在不影響旋梭正常勾線的狀況下減小線環,使其抵達最佳狀況。
通常收緊縫線,提早勾線,加大挑線簧的彈力等能起到減小線環的效果,但卻不適用于上述狀況。通過重復思考,得出通過改動機針行程來處理疑問的方法。由于機針行程大,上下運動使其帶的線多,因此選用DPX5的機針替代TVX7的機針;又由于機針長短懸殊太大,上到頂,勾線時針眼的方位太高,所以在不改動勾線時刻的狀況下,降低機針的高度,使鉤尖勾線時剛好處于機針凹面的中點方位(因TVX7機針勾線時針眼偏低)。通過試驗,機器缺點不見了,且一貫作業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