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修雙針機上下坡跳針
如今,市場上的雙針機技術水平差次不齊,下面筆者以規范GK31030雙針機為例,試著為讀者剖析雙針機在縫上下坡處跳針的缺陷處理辦法,希望能對咱們有所幫助。
上下坡的本地簡略呈現跳針,這是由于所縫的縫料厚薄不一樣構成的。呈現這種情況,筆者主張應當視跳針發生的輕重程度不一樣而采用不一樣的對策。
跳針程度輕的通過下降縫紉速度處理,而程度重的要換大號機針,聯絡跳針發生在哪根機針,而采用提早或推延彎針鉤線時刻、針桿下降或是提升等辦法來處理。
別的,咱們首先要調整鉤針與機針之間的空位,盡量使鉤針接近機針,但不能碰到機針。
其次,再調整鉤針與直針在回走與鉤線時的空位,也便是使來回的兩針空位底子一同,不能一邊大一邊小。
畢竟,在調試時還要概括運用調理縫線張力、有意改動機針安裝方向等辦法,來獲得最好調整效果。
以下為與跳針有關的5點調整規范和辦法:
1.針桿高度不準確,過高或過低
規范高度:右直針尖到針板上平面的間隔為12.5mm,當彎針尖擺到左直針邊時,彎針尖應高出左直針孔口上緣1mm。
調整辦法:旋松針桿聯接柱螺釘,上下移動針桿,使針桿高度抵達規范后,再擰緊針桿聯接柱螺釘。
2.彎針與直針鉤線距過大
關于彎針與直針鉤線距過大,咱們只需將其線距調整到準確方位,彎針尖距右直針為2.5mm。
3.彎針與直針前后空位太大 咱們應按規定將彎針與直針前后空位調到0.05mm。彎針尖到右直針后邊空位為0.05mm,到左直針后邊空位為0.01mm~0.02mm為宜。
4.彎針關于直針工作過快或過慢遲 彎針關于直針工作過快或過慢遲,使彎針過早或過慢套直針線環,發生搭不上、套不進。詳細調整辦法:機針下死點時,彎針在最右端;機針上死點時,彎針在最左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