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動態
- (一)“綠色”將成為紡織業的第一主題
面對國際貿易道路上此起彼伏的綠色壁壘,我國紡織今后的發展將把“綠色”作為最重要的主題。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沖擊逐漸顯現,量大面廣的紡織品更是首當其沖。為此,近日在浙江省紹興縣中國輕紡城拉開帷幕的第三屆中國紡織品博覽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綠色紡織”的主題。主辦者告訴記者,這是為了順應國際紡織產業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推動我國紡織產業的綠色進程,切實增強我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許多客商紛紛認為,這是他們遇到的最具特色的一次紡織品大會。 有專家指出,打響綠色品牌,充分表現了中國紡織界已經開始以主動的姿態向“綠色紡織壁壘”發起攻擊,這也是中國紡織界向國際紡織業發出“戰略反攻”的強力信號。在源頭上符合“綠”的標準,將促進國內外紡織業大交流、大合作,引導我國紡織印染企業研究國際規則,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扎實推進產業升級。
(二)勞保服裝 市場無限
勞動保護服裝是職業裝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操作者提供合適的防護服裝不僅有助于避免事故發生,還能夠防止患上職業病。這些勞保服裝或者適用于野外作業,或者用于高污染環境,或者在無塵室、醫藥、食品加工等環境中使作業過程免受人體污染,對各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廠礦企業職工穿著職業防護服裝不僅是勞動生產中防御有害因素的自身保護措施,也是現代管理和企業文化中的應有之義。 在近期舉辦的“中國國際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展覽會”上,集中了“浙江納士服飾有限公司”、“陜西百和職業服裝公司”、“江蘇飛達制衣有限公司”等數百家國內外勞動保護用品(以服裝為主,還包括手套、鞋子等)的生產企業。據主辦者介紹,這是中國加入WTO后首次舉辦的業內展會。展會企業數量之多、企業參會之踴躍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國工業企業在勞動保護方面的長足進步創造了一個潛力無限的巨大市場,給廣大勞保服裝生產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目前,西方勞工的健康防護標準指標高、規則細,我國企業入世后在逐漸與之接軌,這也促進了勞保用品的發展。 展會中有兩個較明顯的趨勢。一是科技含量的提高。勞保服裝不僅對質量要求高,而且要有復合性功能:如在防塵、防液體滲透的同時,還要有良好的透氣性;在結實、耐磨的同時要輕便、柔軟。用某參展商的話說,“要魚與熊掌兼得,不僅耐穿,而且愛穿”。面料只有在經過特殊技術處理并且加入穩定劑后,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這都需要科技發揮功效;二是將科學性與時裝化融為一體,同時具有勞動防護功能和美觀性。一些勞保服裝真有時裝的效果,浙江某廠出品的一種碳纖維做的棉質外套,不但防靜電,而且輕柔、暖和,款式多,式樣大方,因此很受歡迎。隨著國內旅游、探險熱的興起,防風、防雨、防寒的復合布料受到青睞,這種衣服用羊絨或者腈綸做內膽,還貼有反光條,可以發光,在野外夜晚作業時能保持穿著者與他人的聯系。一位參展者表示,在穿著的美觀和舒適度方面中外產品有一定差距。不過,幾年來“納士”等職業裝大企業高薪聘請設計人員,去年著名設計師劉洋還舉辦了職業裝發布會,這方面的距離也在逐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