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傳統產業重在創新——首屆中國牛仔服裝發展論壇紀實
- 作為近年依靠牛仔服裝產業崛起的我國服裝重鎮——廣州市增城新塘鎮,近日舉辦了中國首屆國際牛仔服裝節,為進一步提升新塘牛仔服裝產業的整體水平,引領新塘紡織服裝業迅速由生產加工型向品牌貿易型發展,中國國際牛仔服裝節組委會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舉行了牛仔服裝發展論壇,從國際牛仔服裝的發展歷史、產業現狀、流行趨勢、消費文化、產業經濟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述。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王慶認為,在市場競爭中,區域經濟的特征已表現為產業的專業化集群,這種專業化集群的競爭力除表現在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引領服裝產業發展的時尚文化。
新塘擁有國內最大的牛仔服裝加工產業,今后這個產業的發展進步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轉移。比如紡織服裝產業近年來由內地一些紡織資源豐富的省份,不斷向市場活躍、信息靈通的沿海地區轉移,使廣東、浙江等地成為我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生產、出口、貿易大省;二是升級。新塘作為我國牛仔服裝生產的重要基地,擁有強大的產業優勢,但要想由牛仔服飾加工基地向牛仔服飾品牌貿易的集散中心、牛仔服飾時尚文化中心邁進,就必須通過時尚文化來提升產業的發展力度,這是一條發展服裝產業的必由之路。
中國流行色協會秘書長梁勇從國際牛仔服飾流行趨勢入手,提醒我國牛仔服飾行業在產品開發中要注意滿足個性化需求,使時尚產品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牛仔產品向高價位的主流時尚邁進,牛仔服飾裝飾效果的多元化現象愈演愈烈,懷舊、現代、民族、高貴、優雅、粗獷等風格,都在牛仔服飾上得以充分表現,使得牛仔服飾更加體現現代人追求自由、享受無拘無束生活方式。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胡月在論述牛仔服飾150余年的演變歷史時認為,牛仔服飾由工裝到軍服最終演變成時裝,之所以經久不衰,除了牛仔服飾自身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能隨著不同時代、不同的社會思潮而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創造出符合新的時尚文化,從而創造了世界服飾史上的一個“神話”。服飾是社會文化的寫照,牛仔服飾能作為一種社會思潮、人類社會消費主流價值觀的體現,對當代我國服裝專業人士圍繞市場需求開發產品,應該具有一定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