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紡織全力出擊
廣西紡織工業管理辦公室日前針對行業的優勢及發展潛力,制定出紡織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新措施,力爭在結構調整、存量優化、增量培育等方面取得新的發展。近幾年來,廣西紡織行業經過壓錠改造、兼并破產、減員增效的艱苦調整,實現了整體扭虧為盈。全自治區紡織經濟質量和效益大幅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紡織存量進一步優化,為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廣西紡織工業下一步將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繼續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壯大具有競爭力的棉紡織、家用紡織等優勢行業,改造和提高化纖、繅絲等行業。大力扶持棉紡織發展高支精梳無接頭紗及高支高密無梭布等高質、高檔、高附加值產品;鼓勵桂林銀海、柳州立宇等優勢企業向國際水平看齊,積極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棉紡織工藝,進一步提高清梳聯、高效精梳及自調勻整并條機、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等先進設備的比例,并適當發展全自動氣流紡、噴氣紡紗、卡摩紡紗等新型紡紗設備。
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把企業的改革整頓引入“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結構優化”的層面,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鼓勵企業通過兼并、聯合、參股等多種形式,開展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產重組,實現國有紡織企業的產權結構多元化,進一步增強競爭主體的生機與活力。
大力推進紡織行業信息化建設。從提高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管理的普及率入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領域進一步推廣應用紡織CAD/CAM技術。在此基礎上積極應用SCM、CRM技術和MIS技術系統,提高信息技術對紡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使紡織產業盡快向集約化、智能化轉型。對此,廣西紡織工業管理辦公室將重點支持骨干企業建立健全以信息收集、處理、應用、反饋的快速反應機制,以及產品設計、生產調度、質量監控、物資購儲、資金運作、財務核算、營銷服務等計算機集成管理及信息系統的技術平臺,有效地將企業各個環節通過網絡進行串連與整合,實現信息的垂直化和信息資源的共享,大大縮短整個生產流程,降低經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