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業法規有望出臺
解決資金鏈斷裂和零售商收費過多問題
國家經貿委貿易市場局局長黃海11月23日表示,在國內連鎖商業飛速發展的同時,連鎖企業資金鏈斷裂和零售商對供應商收取過多費用已經成為今年流通領域的最大問題,國家 正在醞釀出臺相關法規政策,以規范連鎖業的健康發展,并扶持大型商業企業的兼并重組,形成中國的商業巨頭。 黃海是在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發表上述觀點的。
黃海表示,連鎖商業從今年開始引起了眾多非議,部分連鎖企業注冊資金較少,卻盲目擴張,而依靠供應商提供貨品,形成流動資金,一旦資金鏈發生斷裂,便棄店而走,形成供應商哄搶貨品的混亂局面,這已經形成“超市黑洞”現象。
黃海認為,對于連鎖商業而言,現行的注冊資本金底限為30萬元,這顯然不足以對連鎖企業的資本實力實行有效規范。因此,國家正在醞釀一套新的法規,以對這一新的業態進行特殊規定。其中,提高資本金的門檻,以減少因實力不夠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的惡性事件發生將是重要措施之一。
黃海表示,規范供應商與零售商的關系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今年上半年的抽樣調查表明,全國目前的商品總類已經100%處于供求平衡或供過于求的狀態。占據優勢的零售商成功地壓低了進貨成本,同時向供應商要求各種類型的費用,這些費用包括“宣傳費”、“新店開業費”、“店慶費”、“促銷費”、“訂貨獎勵費”以及年終返利等等,而貨到付款時間也相應拖延。黃海在會議現場宣讀了一份供應商進入流通環節所要交納的多種費用,每項都在千元以上,他表示,如果供應商在提供低價格的同時,進入每個強勢零售店都需要交納這些費用,將給供應商造成巨大成本壓力。
黃海表示,正常市場環境下各種費用的收取都應該在合理范圍之內,供商關系的調節也應該由市場決定,但如果費用的收取嚴重到影響正常供商關系的平衡,國家將考慮出臺法規加以協調,事實上,在“兩會”上已經出現了相關的提案,這類問題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北京東來順連鎖總部總經理胡沛立表示,東來順的許多食物成品也在連鎖企業銷售,他們同樣面臨通道費用的問題。對于東來順這樣的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來說,這筆費用仍然難以承擔。
而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細節,出現在隨后的沃爾瑪中國高級總監艾文納在回答供應商的提問時表示,沃爾瑪在中國的所有類型的店鋪都不對供應商收取任何的附加費用,全場上千名供應商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