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飛馬針織公司銳意創新重塑形象
“飛馬”針織品牌曾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的著名商標。前幾年從破產的上海景福針織廠拍賣接下“飛馬”商標的上海飛馬針織公司臥薪嘗膽,再塑“飛馬”形象,經過短暫沉寂的“飛馬”品牌如今重新飛起來了。 在營銷策略上出新意,是飛馬公司拓展市場的重拳。他們改變過去靠一只產品吃老本的做法,堅持做到摸準市場,口里吃一個,手里拿一個,心里想一個,以銷定產。如針對工薪階層,在鞏固中檔產品時,適時推出男女休閑衫系列,并在低價位上做文章,讓利于廣大工薪階層。去年冬季對棉毛、柔軟系列產品通過采用塑料袋包裝替代紙盒等降低成本的辦法,推出特價讓利男女棉毛柔軟衫褲50多萬套,一上超市即一搶而空,催貨電話鈴聲不斷,加班生產都來不及,單這一項銷售額達1500萬元。經過三年努力,除保持原有100支系列、棉毛系列外,已經推出的有萊卡、保暖、保健、休閑等系列產品,銷售網點達2500多個,遍布市內外大小超市、商場,覆蓋除西藏、青海少數省份之外的國內大部分省市和大城市。
從管理入手,從源頭抓效益,以管理強素質,飛馬公司管理不斷出新招。生產環節嚴格實行質量控制,節約降耗常抓不懈,內部基礎管理得到增強。如銷售部門對貨款回籠有一套獨特的管理模式。盡管內銷市場競爭激烈,對新客戶、零戶、散戶仍堅持實行款到發貨,不搞鋪底。寧愿少做、不做,堅決不生壞賬。對代理商則通過資信調查,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預交保證金,再實行三個月一個周期結賬付款方法。常駐外地的業務員平時總是馬不停蹄,早出晚歸,勤跑商場,對缺貨斷檔情況了如指掌,及時發貨。每月堅持盤點,核準實際銷售數額,掌握情況,便于催討貨款,及時回籠資金,避免公司遭受損失。對大型超市實行電子商務化,網上報價訂單、配貨、核對、結算。近年來,雖然內銷的銷售額急速上升,但公司的貨款回籠率高達80%以上,既加速了企業資金周轉,又減輕了應收款的壓力和風險,“飛馬”進入了良性循環發展的狀況。
飛馬人深深懂得,重塑飛馬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塑造飛馬人的新形象。在飛馬公司,工作不分你我他,甘為他人作鋪路石。原景福針織廠停產待破后,留下不少庫存產品,飛馬員工進了新單位,不忘娘家人,千方百計為景福廠消化庫存產品,以解該企業資金之難,僅今年就為該廠銷售了60多萬元產品,為穩定大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公司銷售部職工將市場營銷的新思路和富有實效的工作方法,貫穿在崗位上,結出了豐碩果實,銷售部被評為控股公司文明窗口。2001年“飛馬”品牌被恢復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今年上半年又申報上海市著名品牌認定。飛馬連續跳躍式發展,銷售額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遞增,“飛馬”產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一個嶄新的飛馬品牌形象展現在消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