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長宜放眼量——WTO周年:盤點中國紡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一周年了,就在加入WTO那一刻,我們有了更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場參與全球競爭的興奮和憧憬,也有了直面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對手的忐忑和緊張。我們清楚地感受到當時一些業內人士的擔心: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國紡織行業會面臨怎樣的發展?國際經濟的持續放緩對紡織行業擴大海外市場會產生怎樣的變數?紡織行業將遭受到哪些新的國際貿易壁壘……
一年過去了,情況到底怎么樣?WTO讓我們真正品嘗到了什么?涉“世”我們嘗到實惠 1998年就獲得了自營進出口權的重慶海康紡織集團,一直因為配額的限制,阻礙了企業開辟遠東市場的步伐,幾年來他們的產品從未敲開過美國和歐盟市場的大門。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后,今年海康集團出口的產品,有三分之一打進了美國和歐盟市場,180萬米的寬幅坯布,帶給企業的不僅是160萬美元的創匯額,而是一個未來長久的市場。有這個體會的不光是海康集團,太原新凱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銀河紡織集團的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稱,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比原來好了,參予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會多了。“是WTO改變了這一切,給了企業新的發展空間。”海康集團董事長向道成的話令人印象深刻。確實,眾多的事例表明,加入WTO一周年來,中國企業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更廣闊的經濟舞臺上參與國際競爭。
政府的承諾是這一切變化的基礎,加入WTO一年來,中國政府在市場準入方面嚴格履行承諾,在國際舞臺上樹立了一個泱泱大國的風范:大幅下調了5332種商品的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從15.3%下降到12%;取消了糧食、羊毛、棉花、化肥等8類產品的配額許可證和特定招標管理;進一步開放了服務貿易市場;全面實施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全面清理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等等,這一系列的努力,使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發展投資環境。數字顯示,今年1-10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額已超過5000億美元,增幅達到19.7%,外商直接投資超過4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5%。美國、日本、歐盟各國跨國公司都加快了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東亞經濟體對華出口同比增長了50%。“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發揮著積極的影響”是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的中肯評價。
中國加入WTO開局平穩的大環境,作為享受ATC一體化比例的直接受益方,紡織行業的精彩數字顯活力,截至到10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達到507.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16%,其中,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67.31億美元,同比增長19.95%;服裝出口金額339.85億美元,同比增長11.52%。紡織品和服裝進口總值為1118.23億美元,同比增長3.51%,其中紡織品進口金額107.09億美元,同比增長2.98%,服裝進口金額為11.14%美元,同比增長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