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品服裝市場未來走勢分析
隨著紡織、服裝生產技術在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進展,發達國家已實現了紡織、服裝加工企業的全面升級,但我國目前紡織、服裝的生產技術還相對滯后,仍未脫離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存在許多困難,紡織、服裝的生產質量與國際標準相比差距較大,人們對紡織品的需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城市居民的消費更加注重個性化、舒適化、品牌化和時尚化。紡織品、服裝的生產質量已直接影響到這一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深入分析我國紡織品服裝市場的未來走勢,對引導紡織服裝業的生產和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紡織服裝業現狀
一、紡織服裝業銷售額增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1-8月,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織、紡織品類為2020.9億元,雖比去年同期增長6.8%,但低于同期增幅1.6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低于同期增幅4.4個百分點。上半年布的銷售量15.4億米,雖然增長13%,但零售量卻下降了7%。
二、紡織品服裝市場分布集中。在247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市場中,華東地區有119個,占48.2%;中南地區有70個,占28.3%。今年上半年,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市場成交額為1200.5億元,華東地區成交額為760億元,占63.3%;中南地區為205.6億元,占17.1%。
三、紡織服裝市場經營向農村地區延伸。上半年,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攤位數為689355個,同比增長3%;成交額為2523.9億元,增長24.7%。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市場數量在大、中、小城市的分布趨向平均,大致各占1/3左右,而1-8月成交額在大城市所占比重僅為21.5%,中城市占29%,小城市占49%。農村衣著消費仍以物美價廉的紡織品為主,特別是一些化纖紡織品,紡織服裝交易市場同大商場比具有價格低、品種多、營業場所規模大的優勢,深受農村消費者歡迎,市場前景廣闊。
四、紡織品應用領域出現新變化。我國紡織品在服裝、裝飾、產業三大領域纖維消費的比重,與發達國家的纖維消費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用于服裝面料的比重明顯偏大,產業、裝飾用面料比重較低。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和農業、水利、交通、建筑等行業對用于產業紡織品需求的增加,特別是紡織新產品的運用和新材料的開發,進一步拓展了紡織品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