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競爭力世界排名升至第37位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最新公布的“工業發展排行榜”顯示,中國的工業競爭力排名已經由第61位上升到第37位。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4日在北京發布了《2002/2003年度工業發展報告》,對87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競爭力指數進行了排名,其中中國的排名已由1985年的第61位上升到1998年數據收集截止期的第37位,表明中國工業生產和出口制成品的競爭力有了大幅提高。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徐林在發布會上說,改革開放23年來,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2倍,年均增長達到11.5%。主要原因是政府放寬了工業領域的國有壟斷,允許集體、私人、外國投資者進入,并輔以財政和政策支持。
徐林說,中國計劃在未來20年實現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業化。
大量的外國資本和技術進入中國市場,給中國的工業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一方面促進了工業內部的相互競爭,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工業生產融入全球價值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和流通拓寬了渠道。據外經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已達414796個,中國實際使用的外資金額也已超過4347億美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戰略研究與經濟部部長弗雷德里克·理查德說,這份報告主要建議發展中國家通過創新和學習提高生產率,通過跨國企業這一渠道進入全球價值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