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型輕紡市場網絡獲商機
以興辦專業市場聞名全國的浙江省,積極發展“虛擬經濟”,各大輕紡市場通過開辦網上市場獲得了更多商機,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的銷售與信息的流通。 現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中華商埠”平均每天2萬多人次的點擊量;中國門戶網站盈利前5位的全部是浙江的門戶網站,中國化工網、中國塑料城的門戶網站等都榜上有名;依托于專業市場的浙江電子商務前三季度進賬2.57億元。自從前年紹興中國輕紡城創辦了“網上輕紡城”后,往年忙亂的批發商陳勇現在的大部分生意是在網上完成的,今年前三季度的交易額已達到去年全年總量了,網上市場帶給他更多的商務信息和輕松賺錢的機會。
目前,中國輕紡城已有數百家紡織企業和批發商在網上市場馳騁,網上成交的數額已占這些企業和批發總交易額的1/5以上。輕紡城創辦的全球紡織網,去年年底還只有7000家會員單位,現在加盟的會員單位已達1.2萬多家,日點擊量達到25萬人次。信息的流通和銷售渠道是小商品能否做大的關鍵,電子商務使小商品流通有了與過去全然不同的空間觀和時間觀。走進義烏小商品城,你隨處可以見到正在市場中忙著“采編”信息的信息員。這些信息員來自義烏小商品城的網上市場“中華商埠”。如今,這個網上市場展示的產品有19個大類共12萬多件,容量已為有形的中國小商品城的80%以上。
據中華商埠貿易科有關人士介紹,中華商埠去年年底網上交易額只有1100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增長到了6000多萬元。通過網絡成交的大部分是外貿出口,許多小商品已通過網上交易這個平臺走出了國門。另外,依托中國小商品城,義烏這塊沃土近兩年時間里已如雨后春筍般萌生了6個較大型的網上市場。
浙江省經貿委貿易市場處副處長駱云偉介紹,以產銷基地、專業市場為依托已成為浙江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寶”。他認為,浙江的塊狀經濟是“一市一廠”、“一鎮一廠”,產銷基地的商品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占有很重的分量,比如溫州的打火機產量就占了全世界的70%。這些產銷基地的信息對其它地方的同行以及價格的波動、新產品的開發等都具有影響力。同時,產銷基地形成的專業市場在起步階段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客戶網絡系統,網上市場是水到渠成。
繁榮的專業市場也促成了浙江繁忙的電子商務。據悉,路橋中國日用品商城的電子商務營業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浙江中大集團增長了近兩倍,杭州頤高數碼科技市場和阿里巴巴網絡市場的電子商務營業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3%和319%。
電子商務要做大做好,必須有配套的物流、資金流和網絡信用、支付系統等。嘗到甜頭的浙江省專業市場,網上市場的第二次創業正在悄然展開。據了解,中國日用品商城將建立一個臺州地區最大的日用商品物流中心,作為網上市場的配送中心。中國輕紡城網則與銀行合作開通網上支付平臺,使在線交易更為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