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
- 中共中央 總書記胡錦濤10日晚來到中國革命博物館,參觀了正在這里舉辦的“譜寫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1998━2002年國債建設成果圖片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曾慶紅等參觀了展覽。
1998年以來,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帶來的挑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屋建瓴,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擴大國內需求方針、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的重大決策。國家利用銀行資金比較充裕、市場物價較低的有利條件,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有效帶動了地方、部門、企業配套資金和銀行貸款,建設了上萬個有利于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的工程項目,投資總規模達3.2萬億元,為成功抵御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增長減慢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整個展區,1000多張圖表生動地展示了我國5年來國債建設的累累碩果。
20時許,胡錦濤走進展覽大廳。他一邊認真觀看每一個展區,一邊仔細聽取有關負責人的介紹,并不時詢問有關情況。胡錦濤說,這個展覽形象地展示了1998年以來國債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看后令人高興。它表明,中央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所采取的擴大內需的方針和一系列重大舉措是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是卓有成效的。
胡錦濤強調,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這一方針,加強國債資金的管理,優化資金使用的結構,著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要從實際出發,把擴大投資需求與擴大消費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有效機制。
在一組展示西部地區巨大變化的圖片前,吳邦國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西部大開發的最新情況。他說,國債投資一是拉動了國民經濟發展;二是支持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效果十分明顯;三是辦成了一些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大事;四是促進了產業優化升級和技術進步,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更為重要的是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希望國債投資進一步優化結構,更多地向西部地區傾斜。
在基礎設施展區,賈慶林仔細詢問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工程的進展情況。他說,5年來,國債投資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動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增強了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我國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證明,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舉措。
曾慶紅一邊看展覽,一邊向有關負責人詢問了國債資金的管理等問題。他說,5年來,國債建設從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出發,實施了大江大河堤防建設、農村電網改造、中小學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為廣大人民群眾辦了實事。政策穩,人心定。要把國債投資這項政策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繼續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發揮重要作用。
王兆國、回良玉、劉淇、吳儀、陳良宇、周永康、俞正聲、曾培炎、王剛、何勇、王忠禹參觀了展覽。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北京市政府等主辦單位負責人陪同參觀了展覽.